【第一局,艺人组vs嘉宾组,开始!】
倒计时的60秒的隐藏时间,秦安报复性地把中央空调开到16度。
“我们躲哪?”整张脸几乎对着风口,惬意的表情一点儿也不像着急的样子。
宋欢也站在风口,目光顺着墙壁一路往上,略过窗帘,略过橱柜,再略过中央空调。
“自古ct不抬头。”她说。
“躲天花板的柜子里?”面对冷风,秦安闭上眼睛,慢悠悠地竖上大拇指,“还得是你。”
两人狂吹空调,一直卡到最后10秒,这才不急不慢地跃上6米高的天花板,一个翻身躲进了橱柜里。
傍晚。
夜里坏掉的门锁被放在一旁,阳台的扶手上,一只千纸鹤悄然落在中央。
千纸鹤左右两个翅膀,分别用加粗的黑笔写上了“欢欢”和“法则”四个大字。苏闻青把千纸鹤放在手里仔细端详,翅膀上并不是宋欢的字迹。
千纸鹤的内部透光,隐隐露出其余的字迹。
联想到下午广播里莫名其妙的倒计时,苏闻青没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
“都追逃游戏了,能不能尊重一点对手?”
不怪她笑。
宋欢和秦安作为被追捕方,不仅能游刃有余地躲藏,还能堂而皇之地翻墙,在两人眼皮子底下大大方方地传递消息。
最关键的是,广播里的倒计时少说有10次,说明这俩人能力远超对面的同时,还能保证宋豫和沈思文有良好的游戏体验。
毕竟比起胜利,如何不着痕迹地输掉比赛,哄对手开心才是最难的事情。
沿着折痕打开千纸鹤,纸条事无巨细,详细说明了如何判断石膏的使用量,避免浪费,又如何在石膏半干不干的黄金4分钟内塑型,尽最大可能减少重复打磨的时间。
语言直白,没有用任何深奥的专业术语。在一些繁琐的步骤旁还画了简图,即便不看字都能猜出个大概。
苏闻青抚摸纸张,十分得意地在阳光下照了照。
瞧瞧。
这字迹,这画工,非宋欢莫属。
正美滋滋地欣赏学霸的大作,背后的阳台门突然被推开了,只是声音不大,她侧身瞥过去。
“宋欢把法则写给你了?”陈默刚进阳台,见她手上的纸条,眼底闪过一丝惊讶,“我以为至少要等三天。”
不同导师之间的必杀技可以互传。
秦安可以被租用,陈默和宋欢同样可以无条件分享自身的秘籍给对方。
可这种情况很少见,起码也要三天后才有这方面的意向,同时分享与保密也全在导师的个人选择,节目组也无法干涉。
陈默知道,周匀和设置这些环节是在模拟圈内的潜规则。
凡是手艺人,绝大多数的前辈都不会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尽数教给学生。
陈默的导师是周博,在当时也是如此,凡事只求一个“悟”字。因此,他又拜入北派故宫的老师傅门下,从而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修复技巧。
“欢欢法则”中,对于石膏的运用确实是宋欢的独创。仅仅二十出头的年纪,能有这样的成就已经是圈内惊才绝艳的天才。
陈默虽然把全部本领教给学生,可这是自己的选择,他无法要求任何人都毫无保留地分享修复经验。
可在那时,宋欢是怎么说的?
陈默记得,22岁的宋欢坐在书桌前,键盘敲得噼里啪啦响。
“欢欢法则”被一字不落地写下来,并在校门口那家贵得令人咋舌的打印店复印100份,无偿分发给本专业的所有学生。
“我才不信教会徒弟饿死师傅那一套说辞,”那时的宋欢神采奕奕,眼眸迸发出钻石一样闪耀的色彩,”欢欢法则只是开始,未来,我还会发现更好的诀窍。”
“不仅如此,宋欢还是临危受命,躲在衣柜里写给我的。”
轻快的话语打断了陈默的回忆。
苏闻青把纸条放在他的面前。右手食指点着凸出来的那一块矩形,和中间被戳下去的小洞。
“这块,凸出来的是镶嵌橱柜的不锈钢支架。中间被戳了个洞,说明这个柜门由两片材料拼接而成。”
“你怎么知道?”陈默诧异。
苏闻青撇了他一眼,笑得轻巧:
“因为我小时候也老趴在柜子里写作业。”
吃完晚饭以后,苏闻青继续在修复室给器物上色,可好景不长,仅剩的小半瓶稀释剂被用光了。
稀释剂算得上是展陈修复的硬通货,稀释颜料,洗笔,润笔等都少不了它的存在,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走,我们去2楼的小卖部看看。”
小卖部是2楼的一个小商店,其中各种各样的杂货都有。
5饭票的防毒面具,3饭票的红蜡片,和2饭票的白瓷板等等,所有的修复道具一应俱全。
苏闻青环视一圈,终于找到同款小铁盒,看到价格时却惊呼出声:“小半瓶稀释剂而已,要4个饭票?”
小半瓶的稀释剂她们最多用两天,可修复出来的瓷器却远远达不到8个之多,无论怎么算都是一门亏本的卖卖。
除去今天吃饭,他们一共只剩9张饭票。
“全买稀释剂,剩下的1张饭票破成两天吃饭。”许存安提议。
节目还有四天,对于需要长期保持体重的艺人来说,两天不进食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剧情角色需要,她们甚至可以一周,乃至半个月不吃一粒米。
“……我,我暂时还可以。”看着许存安无所谓的表情,苏闻青咬了咬牙。
不论是出于面子,还是节目效果,甚至是“敬业”的这个人设标签,她都得答应。
眼见两人的观点达成一致,正要付饭票,苏闻青突然意识到身后还站着个人。
“……”
场面一度有些尴尬。
“陈默……我听说导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换的……”苏闻青歪着头看他,语气不可谓不真挚。
“你要是受不了,不如就暂时留在隔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