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沈芫,记住了她的痛苦,为她惩治了恶人。
原来余妃是贞康二十二年帝寿宴时回的京,二十三年皇帝驾崩,楚鉴守孝二十七日,登基后分封后宫,沈芫为沈妃。
次年,余妃进宫封为余妃,之后楚鉴下江南,带回李妃和扬州瘦马花氏。
宫中人来人往,潜邸厮杀出来的那批人唯有沈芫仍有荣宠。
她送走过许多嫔妃,听得遗言万千,阴淑华曾说她,“你心软去送她们,或许哪天也能送送本宫。”
一语成谶。
就是见得宫中的太多悲剧,沈芫此生绝不踏足东宫。
没想到故人……就这么见到了,这般意气风发、光彩照人。
楚合星欢快道,“太好了,那我们大楚就与他们比试鞭法,最后一项……就请其他外邦使者出题。”
她去回禀了父皇,伍长戌亦是满口答应,双方同意由渠国使者出这第三题。
几个靶子在殿中设好,萧钲亲自送来钝头的箭矢。
十箭一筒,射完算总成绩。
沈芫与艾莎并肩而立,萧钲为她递过来的弓已经为她简单处理过,更适合她的习惯。
要是能去国公府取来她的弓就好了。
艾莎箭术射十个靶心不是难事,沈芫亦能射中十个靶心,两人最终会打成平局。
平局很危险,余秋枝的鞭法沈芫并不知道如何,武艺上来说塔国女娘更加强势才是。
楚合星怕她紧张,悄声道,“我在宫中苦练箭术,射十次靶心不是难事,你有何妙计尽管尝试,我们最差的结果就是打平手。”
沈芫闻言一笑,“好,那臣女就不求稳了。”
她张弓搭箭,试射出一支,正中靶心。
这个距离的定靶,对二人都非难事。
艾莎试射一箭,同样轻松中靶心。
两人对视一眼,开始迅速搭箭射靶,一箭又一箭插在靶心上,九箭平手,沈芫抽出最后一箭。
她微微调整角度,与艾莎同时射出。
箭矢在半途撞到一起,沈芫的箭将艾莎的箭拦下,自己也被弹开。
艾莎一笑,同归于尽亦是平局。
谁料沈芫的箭在空中翻转后,直直插到靶上,不是靶心,可也算成绩。
沈芫举起弓跳起来,“我赢啦!!!”
楚合星和余秋枝还有向怡跑过来抱住她,“啊啊啊啊啊,早知道就比试箭术得了,省得后面还要继续比试。”
提出三局定胜负的沈芫大囧,“你说得对,不过我也想不到能赢,还是做个保险比较好。”
沈芫心想,若是加大难度,她肯定会输给艾莎。
楚合星与塔国的另一位女武士上场,两人的箭术都是正常射靶的水平,因为害怕对方用沈芫那方法,双发都射的飞快。
生怕被对方截下。
箭术一关楚国拿下,下面便是鞭法。
沈芫望向余秋枝,“鞭法怎么比试?你可有信心?”
余秋枝一扯蛇皮鞭耍出个鞭花,“还请向怡助我。”
向怡身形灵活,余秋枝解释规则,“一人攻一人守,一人为茅一人为盾,击中盾扣一分,击中茅加一分。”
简单来说,就是余秋枝能出击,向怡能格挡,打中余秋枝加分,打中向怡扣分。
两人穿好护具,向怡将余秋枝护在身后。
塔国出场的不是艾莎而是另一个身形魁梧的女武士,听到纪遥兮称她为蒋娜,另一个较为瘦小的,叫蒋霏。
但四人站在一起,塔国的女武士在身高上有压倒性优势。
沈婠紧张道,“这怎么打?真的能打赢吗?”
楚合星紧紧盯着场上,蒋霏使鞭,奋力抽出一击,没打到余秋枝。
向怡闪身过去,就要中下一鞭让对面扣分时,蒋娜直接将鞭子格挡开,拦下扣分一击。
双方战术渐渐显露,大楚这边采用的是诱敌扣分战术,余秋枝为饵,向怡身形灵活,闯到鞭下。
塔国这边就是蒋霏奋勇向前,尽管进攻,打错蒋娜会格挡避免扣分,打对就拿一份。
场中四人你追我赶,楚合星看得认真。
她道,“现在虽是平局,但我方体力是弱势,时间拖长,恐怕向怡和秋枝都吃不消。”
沈芫点点头,“若能激怒蒋氏姐妹,让她们自漏弱点,拿下一分,再苟到最后,或许能赢。”
两人交谈竟有些兵法智计。
沈芫心想,原来这个养在深宫的公主竟是个将才。
前世被命运戏弄,白绫自尽早逝,未曾显露她的才能。
若她和亲塔国,沈玄尘造反时……她会不会打着勤王的名义举兵上京?
想到这,沈芫不禁打住,没影的事。
忽地,楚合星喊道,“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