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西野被叫走没多久,小乔也跟着出去了。
会议室只剩下林未晚和一众小演员,大家看她没动身,也不太敢走,安静等着看她还有什么要吩咐。
林未晚不是喜欢瞎摆谱的人,她之所以频频看门口却没有离开,是因为她不想误人子弟。
气氛略有些凝滞,看小林老师欲言又止,几个小演员面面相觑,不禁有些紧张起来。
尤其是刚才冒失的小男主,此刻英挺的鼻尖上竟开始微微沁汗,他平时不是很怂的人,只是生怕会影响自己拿到手的角色。
毕竟碰到一个有质感又真心喜欢的角色太难了,尤其他们还是新人。
“大家别紧张。”林未晚也当过学生,知道老师圣心难测的感觉是多么忐忑,她还是直接说吧,“每个人对角色都有不同的理解,在大方向没错的情况下,以自己的理解为主。”
她说得很含蓄,也不知道小男主能不能听懂她的话外音。
毕竟要她当众承认《山寺桃花》的男主像季西野,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小女主是个玻璃人,一点就通,笑得含蓄又明白,马上就能自然而然接上话:“嗯,好的,我们明白了。”
随着年纪越大,林未晚越喜欢聪明孩子,沟通起来不费劲。
“中午了,大家赶紧去食堂吃饭吧。”
下午他们还要继续第二轮围读表演,届时主要角色之间会互相对戏,培养彼此的契合度,如果有必要,角色还会微调。
“小林老师一起去吗?”
小演员们都很热情,抛开正式的学习场合,私下大家都是年纪相仿的同龄人。
只是林未晚不太想去,她怕碰到季西野。
这种怕不是惧怕,而是见面后的那种烦躁混沌,她还没找到如何能跟季西野和平相处的办法。
于是她婉拒了:“你们先去吧,我还有点事处理。”
小演员们相约离去,嘴里念念叨叨报菜名,看来是真饿了。
林未晚读高中时,中午也在学校吃饭,通往食堂的路是每天最激动的时间,在回忆中占着不小的比重。
她和季西野把每天的菜谱研究了个透彻,哪天哪个窗口有什么菜,在笔记本上记得清清楚楚。
中午下课铃一响,不在同一班级的俩人默契分头行动,买好大家喜欢的菜然后在指定区域汇合。
好长一段时间里,林未晚总盼着早点吃午饭,感觉上午饿得很快,后来才逐渐明白过来,自己不过是很想见一个人。
西风巷对她来说是故地,所以回忆动不动就呼啸而过,稍不注意就能想起从前。
有点讨厌。
***
这次省电视台来采访的记者跟季西野是旧识。
之前他去省话剧院演出时,闫记者没少采访他,俩人挺对脾气。
这次莫名前来采访新剧是次要,主要意图是挖墙角。
“季西野,我这次是来干啥的,你就别揣着明白装糊涂了。”闫记者的同事们先相约去食堂吃饭了,他和季西野在前厅一边安置拍摄设备,一边接话,“老院长可惜才了,你要去了省剧院,不出几年,他指定能把你送到最高殿堂。”
其实省剧院也是他历练的一环,如果发展顺利,肯定会把他推荐到更高级别的演绎平台。
季西野弯着腰,帮忙调录像机的参数,动作不紧不慢,回答也不咸不淡:“替我谢谢老院长的好意,最近没这个打算。”
他们彼此相熟,说话也不用拐弯抹角,季西野拒绝得好不含蓄。
“不是,我就搞不明白了,这个小剧场究竟有什么能拽住你的东西。”闫记者一直都不理解,人家要季西野去省话剧团挂职,也没说不让他兼顾西风巷这边,“我知道你们的剧场是季家创建的,但你也实在没必要只守着一亩三分地吧。”
人要用长远的目光看问题,等他季西野将来火爆了,那对西风巷的加持绝对非同一般。
“那是后话了,我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季西野调整好参数,又把自己的宣传海报往旁边推了推,给摄像大哥腾出舒适的拍摄空间。
“有什么事儿比前途还重要。你以为省话剧院是你家开的啊,什么时候想去就去,想走就走?”
闫记者恨铁不成钢,人一生中能多几次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有几次能如同浪花站在浪头?
他季西野是优秀,但这一行人才辈出,保不准啥时候又冒出一位后起之秀。
面对闫记者的推心置腹,季西野却毫不动容。
这人脾气还是这么倔,心里打定主意的事儿谁也拉不回来。
“走吧,先去吃饭。”
摆弄完毕,季西野不欲再跟人争辩,抬了抬下巴示意闫记者走着。
闫记者都快给他气笑了,一边往外走,一边往他伤口上撒盐:“我可听说了,你们这边有人跟你唱反调,到时候说不定连剧场的场地都不让你们免费使用了。”
现在剧团的场地是当地文化局的,以前是电影院,后来改造后一直让他们免费使用。
为了打造当地特色文化,还负责他们剧团的一半开销。
如今好多地方都在缩减财政开支,西风巷剧团虽然早已实现财务盈利,但也没人嫌赚钱多不是。
明明有赚快钱的方法,季西野却偏偏视而不见,简直冥顽不灵。
“这就不用你操心了,他翻不出什么浪花。”
季西野胸有成竹,根本没把文化局调来的领导放在眼里。
那人只不过把剧团当成跳板,急于做出成绩然后往上升,根本不管剧团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