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两人都怔住了。
时暖夏刚说完也发现了,但她知道只要提起病人家属,他们当然会想到自己,更何况最近还在喻大哥的复诊和住院治疗里不断徘徊。
但是她也觉得没必要瞒着。
“你们别误会,当然有一方面是从喻大哥的病情和叶阿姨的状态里得到灵感,”时暖夏笑了笑,直接承认,“但急诊科里这样的病患和家属,其实非常普遍,有很多家属甚至比叶阿姨还要焦虑。”
时暖夏跟他们解释。
“尤其是慢性病患者、预后康复时间和复诊战线都拉得很长的病患,患者家属都很容易产生焦虑,甚至有些家属会因为担心患者病情,自己反而得了重度抑郁。”
“毕竟只有生病是人无法控制的事情,而且有些时候因为认知不一样,他们对病情的应激程度反应也不同,也就更容易受到刺激。打个比方,之前我在急诊室里和喻左傅撞见过,那个时候他来对接一位糖尿病的病人。”
时暖夏看过去,喻左傅点头表示有这样的记忆。
喻北宸并不清楚,但因为常年和医院打交道,他对于医生的视角也比较好奇。
“有些家属自从家人得病,会觉得糖尿病需要患者的血糖无时无刻都非常标准地处于正常范围内,饭后的血糖稍微到了六点多都会焦虑是不是不到位,如果到了七点多更是开始害怕了。就催患者提前注射胰岛素,结果到后面患者血糖降得太厉害,反而出现低血糖。”
“可现在各种医院的人流量这么恐怖,医生即使腾出时间来专门做相关专题演讲,给病患的家属做心理疏导,愿意来的人也寥寥无几。”
“一方面可能只有这个家属在照顾病人,离不开身,另一方面家属为了不让病人有愧疚感,会尽量隐瞒或者强颜欢笑,这种情况会让他们不敢来医院看心理科,因为会害怕病患知道。”
“如果能有线上系统专门来做的话,至少有些家属觉得难以启齿的地方,可以通过没有人的系统里寻找心理护理,也不用害怕去医院,医务处也可以把各不同诊室的病患预后康复护理家属小册分门别类。”
“毕竟对于病患来着,治疗期间更多都是待在家里休养,家属始终都是病人身边最长时间的陪伴着。病人和家属在对抗病情期间的心理状态极为重要,如果他们的生存意志降低对预后的康复非常不利。”
“这个系统我觉得是可以考虑一下的。”
视频还在连接着,两方都没怎么说话,喻左傅更是微微低头,认真仔细地看了她的小本子,喻北宸也简单去查了一下因病患家属焦虑出现的医疗新闻。
两兄弟对视了一眼。
喻左傅提前问她:“这个系统,你觉得是病患和家属一起服务,还是……?”
“我觉得最好只服务于家属,”时暖夏想了想,“本来我也有考虑,是不是应该把病患和家属一起算上。但是我后来思考过后,慢性病、长期治疗的病人能定期来医院复诊,医院里即使不是心理科的医生,对于心理科也有过最基础的培训。”
“这种情况下,病患比他们的家属天生有更容易被发现的机会,而且特别是有些病人住院的时候,医生发现她可能有些抑郁、焦虑的情绪在,主治医生自己也会稍微劝一下。”
“相比起来,家属是一道完全空白的洞口,甚至到现在都有很多人都没发觉身边的家人,已经焦虑到无法完全靠自己调解情绪了。”
时暖夏最后拍板:“这么看的话,最后先直接做家属的,如果后续确实发现病患也需要做,也可以像你们之前说的那样,维护更新出来就好了。”
“好。”
喻左傅直接伸手在电脑上记录了下来。
时暖夏看着他在旁边手速极快,不到三两下便直接把她说出来的想法都复述完整,都不知道应该先惊讶于自己这个小小的想法真有用,还是应该惊讶于男人强大的记忆力。
喻北宸的表情也看起来有些认真,似乎在尝试把自己代入到病患的角度上看,也认可。
“说得有道理,如果母亲能有这样的机会做一下心里疏导,而且也不会对家人造成太大的压力负担,我作为一个患者是非常感激医院这样做的,正常收诊金就可以。”
“诊金这部分到时候可以参考线上挂号的价格就行。”
喻左傅眼睛一亮,飞快跟哥哥讨论了几个小细节,下一次关于这套医疗系统的新方案会议流程就在时暖夏的见证下被敲定了。
虽然不知道这个想法会不会被实现,但时暖夏光是想到就已经非常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