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问道:“不让百姓受骗,殿下直接安排蔡大人处理不是更快?按现在的结果看,石公子和何掌柜的计策已被识破,反而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江万洵摇摇头道:“吕氏钱庄现在在括云城布局,我若出面搅局,皇兄绝不会坐视不理。若因此让百姓们无辜卷入宫内争斗,倒不如再看看石公子最终能不能解决这个事情。”
“殿下就打算一直躲着大皇子吗?”小雨知道江万洵回宫,虽有在银行受气的原因,但也有避开江遂宁的考虑。
正如江万洵所说,吕家已经到了括云城,那江遂宁迟早会来看看他们的经营情况。先前吕子瑞还在临山城时,江遂宁就时不时出宫见他,眼下在括云城多呆一天,就多一点遇上的风险,倒不如提前回京去了。
江万洵笑道:“躲?我为何要躲?吕子瑞可没有三头六臂,他现在在括云城脱不开身,我们是时候去看看薛家的案子了。”
小雨听了,眼前一亮,大喜道:“殿下是打算给薛家平反了吗?”
江万洵点点头,却有点没了自信:“想,但恐怕有些难度。”
说着,江万洵派小雨去了刑部,将李大人喊到身边,转述了他所知道的关于薛家的事情,便交代他去复查薛家欠钱一案。
在李大人离去后,小雨问道:“殿下认为,薛家平反的可能性有多大?”
江万洵沉默片刻,轻叹一口:“我们目前的认知,不过是百姓的口述及自己的推论,至于能不能平反,就要看李大人,能不能找到证据了。”
小雨有些丧气道:“若真如之前传回的消息所说,薛家出事与大殿下有关,那他们必然是做了万全准备,当真会有什么证据遗漏吗……”
“百密终有一疏,只要薛家确实被冤枉的,我相信,必然有法子为他们正名。大不了的,找人去县衙装神弄鬼,诈一诈朱承远,或是拦路揍一顿吕子瑞,我就不信,他们还能死咬不成?”江万洵说着,眼神都变得犀利起来。
小雨看着江万洵,忍不住说道:“殿下,之前的你可看不上这种暗地里使坏的伎俩啊。”
江万洵未加解释,只是稍显得意地笑了起来:“这叫兵不厌诈,你跟着我在外征战那么久,怎么就没明白这个道理呢。”
小雨自然顺着江万洵的话应了下来,但他看得出来,这几个月里,江万洵确实有了一些变化,一改以往谦谦君子的温和形象,倒像是有认真争夺皇位的打算了。
临山城县衙中,李大人仍在仔细看着卷宗,他拿出临摹的借条看了又看,察觉到其中的不对之处。
“朱大人。”
“下官在。”见李大人半天没能找出什么明显的问题,朱承远的底气都变得足了一些。
李大人指着借条上签着的薛老爷和薛夫人的名字问道:“你们临山城的百姓互相借钱,已经讲究到夫妻二人都要画押签字了吗?”
“这……”朱承远一下子就明白了李大人的意思,再度慌神,“薛老爷向来敬重他的夫人,故而有任何需要他表态的事情,都要询问薛夫人的意见……”
朱承远说的,确实是实话,这一点,李大人在出发前,听江万洵简单描述过。加之到了临山城,随意打听了几乎人家,李大人也是相信薛夫人在薛老爷心中有着极大的地位。
然而这次签名画押的东西是借条,按照天梁国的习惯,借条本是一人签字就好。
李大人追问道:“让自己心爱的夫人在借款黄金万两的借条上一起签名,你觉得这也是所谓的敬重,还是薛夫人嫌自家银两太多了呢?”
“这……下官也不知薛夫人当时为何也在这借条上签了名,下官只知道二人的签名是千真万确。”朱承远不敢正面回答李大人的问题,便咬定签字是亲签不放。
“你连签字的来由都没搞清楚,如何能确定这个签字,是他们自愿,还是被迫的?”见朱承远回避了问题,李大人断定这里就是最大的突破口,问话的声音都抬高了几分。
本已经松弛下来的朱承远被吓得跪倒在地,连声说道:“大人明查,签名是薛老爷和薛夫人亲自签的,这一点也是他俩亲口承认的,他们一直说想不起来什么时候签过,那签字的来由,下官也无从得知啊。”
“既如此,你就把你们县衙里所有涉及到签名的卷宗,都调给本官翻阅。”见朱承远这个样子,李大人知道自己的这个问题是问对了,他不打算给朱承远喘气的机会,赶着他把所有卷宗拿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