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清穿之百年贵妃 > 第20章 好消息

第20章 好消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喜欢得紧呢,真是个好故事,我还想再看一遍!”

在后宫,真的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平淡交往的同好,陈贵人在潜邸生活了几年,又进宫生活了三年,到现在才发现了裕常在这样一个妙人。

皇后富察氏不用说,自然是知书达礼,可人家要管着六宫上下的大小事,还要侍奉太后,体察圣意,忙着照顾一双儿女,自然没有空闲时间来琢磨休闲娱乐。

再一个是高贵妃,她倒是有闲工夫,也爱看话本听戏,但人家地位高,陈贵人不想搭也搭不上,只能远观了。

纯妃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剩下的注意力也都放在皇帝身上,人家不用另找兴趣爱好赖消磨时光。

再往下数是娴妃,没有宠爱又没有孩子,成日里闲得可以,但人家也有自己的盘算,并不会空了心神。

嘉嫔正得宠呢,心思自然都放在了皇帝身上,天天想着争宠固宠,白贵人也是如此。

剩下的海贵人之流,都是有志于争宠的,自然无暇分心。

剩下的小常在小答应之流,多数都是小选进来的,在家也没有学到多少书本知识,能识得几十个大字的都少,更不用提看话本子了。

如此看来,张百年这个裕常在果真是正正好的妙人了。

陈贵人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书友,交往时很郑重,就走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调调,生怕夹杂进那些没意思的东西,把书友变成后宫中最普遍的利益关系。

张百年和陈贵人谈得起兴,暂时把所处的环境忘在了脑后,仿佛重回现代读小说与朋友激情讨论。

张百年放松了几天,针线活也都放下了,每天除了外出请安和散步,回来就是读陈贵人借给她的话本子,吃饭都是随便对付两口,不饿就行。

过了这兴头的几天,张百年的理智回笼,重新安排好了生活,规定自己每天最多只能读一个半小时的话本子,最少要做一个小时的针线活。

到了三月份最后的那天,富察皇后派身边得用的太监回宫,同时还带回来了两个大新闻——嘉嫔有喜,丽常在御前失仪被降为答应。

头一个新闻与留在宫里的小妃嫔们不大相干,嘉嫔娘娘的家世好,又深受皇上的宠爱,没有生育也能被晋封为一宫主位,这样的地位根本不是一般小妃嫔敢肖想攀比的。

丽常在可是新宠,看这封号,也就知道这位的容貌有多漂亮了,要不然也不会被皇上特意带着去畅春园了。这位也是个精明的规矩人,只是不知哪里出了错,竟然遭此大祸。

御前的事情,自然不会传开,可能皇后贵妃这样高位的人能知道些实情,底下的人也就只能看到个结果。

张百年还没亲眼见过乾隆皇帝,从原主的记忆里看,这位皇帝似乎不算难伺候,一切都有规矩框着,原主照着规矩来就行了。

可张百年心里对乾隆帝还是很惧怕的,真正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皇权巅峰时期的专制君主,今后她要是不想过得凄惨,就要争取去皇帝身边露脸和侍寝的机会。到时候她在乾隆帝跟前要怎么说话行动呢?

这可真是世界级难题,尤其是对张百年而言,她情商普普通通,又是个独身主义者,对男人没什么想法,对男人也没什么办法,现在一下子要来争取封建帝王的宠爱,实在是太为难她了!

娴妃听到的消息比张百年这种地位妃嫔多多了,思虑的东西自然也多。

当晚,娴妃辗转难眠,想她这样满洲世家出身的女子,居然被民女出身的纯妃压了一头,这滋味当真是不好受。

现在又来了一个嘉嫔,虽说出身高点,可也不过是个包衣,本来就得宠,又怀了孩子,等生育过后,看这个势头,岂不是要封妃了,和她平起平坐,甚至于还要凭着孩子再压她半头。

想到这里,娴妃就觉得胸口不畅快,她坐起身来,让值夜的宫女给她端一碗玫瑰蜜水来。

高贵妃也就罢了,她可受不了纯妃和嘉嫔爬到她的头上去。

可她又能怎么办呢?皇上就是不喜欢她啊。

张百年发愁也不耽误她睡大觉,早上起来,她享受着宫女的服侍,只要配合就行了,趁着这时间把系统打开,又研究起了商城里的东西。

虽说没什么用吧,光看着也能激发激发她的干劲,少看些闲书,多做些绣活。

张百年现在还真没有什么正事可干的,双乐的按摩手法她也学会了,天天晚上在自己身上练,也没太多的进步,双乐毕竟不是专业的,所能教的也有限。

目前看来还是做绣活最是要紧,给旁人送礼多是送这些,以张百年的地位和诉求,她以后要送礼的时候还多着呢。

张百年现在又开始痛恨起前几天自己的懒散来,深刻反省,可惜起浪费的几天光阴,要不然她还能多做出来一双软缎绣鞋。

话本看得少了,生活又乏味了起来,膳房送来的饭菜点心也是一顿不如一顿,吃得张百年怀疑人生。

双福认识的小管事也要受别人的管,能少收银钱办事也是因为他不要自己的那份好处了,在张百年不拿更多银钱买好吃食的前提下,人家也不可能去大师傅那里空口白牙地要好菜。

所以,张百年的吃饭问题还是没法解决,只能硬吃,实在不爱吃了,就煮个鸡蛋吃来填肚子。

四月初,夏装就要开始置办了,张百年翻看着她的宫分衣料,心里有些发愁。

倒不是衣料不够,高贵妃多赏的衣料放在常在身上已经足够体面富余了。只是把衣料送到针线房去做也需要一笔额外的打赏银钱——要是没有给足,张百年这里的夏衣肯定是排在最后面送回来,那式样肯定也是不中看。

张百年咬着牙从雕花匣子里掏出三两银子,推给双福,让她和双喜快去快回。

这时前院突然热闹起来,好像有十几个人一齐在院子里走动,后院里住着的四位小主都从屋子里出来了,站在院里等着消息。

宝珠和双喜从前院打探完快步赶回来,脸上都是喜悦的笑。

“小主,方才娴妃娘娘的人过来了,让打扫宫室,说过几天御驾就要回宫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