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天地间,笑看尘世喧。
指间风云动,是有道无怜!
“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追仙》”
老者的日常布道,也在继续。
“仙者,逍遥、无争、大能、有道无怜也,众生皆向往之!
但我辈求仙之人,又有几人能做到?
大多数人,能而无道,做不到无争,争也只争得片刻逍遥,追着仙人的影子罢了!”
老者似乎对于这首诗感慨蛮多,说完便沉吟不语起来,似是陷入了回忆。
“师祖,这首诗是谁写的?师祖......师祖......”
玉飞叫了三遍,老者才醒神过来:“哦,是......是......”
但‘是’了两声也没下文。
随之,老者怅然一笑,才道了出来:“为师也是听人念起过......据说,是位才女所作......为师也不知其名!”
“那真真挺难得,豪迈不输男儿!”
玉禅替那女子感到骄傲。
老者抚须点头。
待众人交耳了片刻,老者由衷叹谓道:
“所以啊,还是道祖概括得精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对万物都是一视同仁的,不分好坏,包括天地自己!”
老者顿了顿,扫视了一眼众人,然后才郑重道:
“但这句话里,还隐含着两层意思,便是今日布道的主题!”
众人不由打起十二分精神。
“其一:天地、万物一视同仁。那么,万物都可以成为天。
其二:天,始终只有一个。万物同天争,也是同自己争!”
说完,老者停下,喝茶,由得众人揣摩......
过了了会儿,才继续道:
“人修以灵植、兽丹炼药,可增加修为;
妖修食人心、啃药草,亦能大补;
而对于木类,或人或妖的躯体,还不都是养分。
更有甚者,同类相残。
......
天地孕万物,不分好坏。
万物想成天,却未必有天地的气度和胸怀。最终,在天地面前,不过是互咬的刍狗罢了!
逃不过一个“争”字。
有争就有劫!
这,便是修炼之路的另一障碍——天劫!”
顿了顿,老者又稍作补充:
“仙之劫者,天也!心也!
心魔于内,天劫于外,又或交互合一,便是我辈修士,最要小心应对的了!”
众人议论了会儿,小飞疑问了:“那只要修炼,岂非这天劫,就注定逃不掉?!”
老者呵呵一笑:
“......与世无争,但凡非仙,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就连为师,何尝不是争个学识之名?”
笑完,又严肃补充:
“而且......如若一味避世,又怎能体味万物、超然万物而为仙!
所以,为师对尔等的要求是:
做不到无争,那么至少......
不为私利相争;
不与天下大争;
要为大道而争。
以上三条,便是争的教条,务必谨记!”
众人,自又是用心揣摩。
又有人问了:“师祖,何为大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可以说,多助者大道,寡助者小道!”
待众人再默了会儿,老者继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