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幸亏你们自己看见结局了,不然还要浪费为师的口水!”
老者确实觉得自己浪费了很多口水,因此不得不又拿起茶杯狠狠的喝上了一口。
理了下思绪,叹了口气,老者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
“玉飞,你可还记得,你杀那猴子和你杀兔子,心绪有何不同?”
玉飞被问得只挠头,不知该怎样说才不触怒老者。
老者显然看出来了:“不要有什么顾忌,实话实说!不然师祖可真要罚你啦!”
玉飞赶紧如实道来:
“杀那猴子,我觉得有些愧疚!
但杀那兔子......我......我觉得有些高兴!”
老者又转向二人:
“玉禅、贾诩!你们现在觉得,你们遇到的猴子和兔子,哪个是善哪个是恶呢?”
玉禅正准备开口,但心里那根弦一紧,赶紧改口,与贾诩异口同声道:“猴子和兔子不分善恶!”
老者垂目点头,这才稍缓了情绪!
不过,刚才玉禅的改口显然并没有逃过老者的耳朵。
“玉禅,那你现在说说,既然他们不分善恶,玉飞为何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
前一个问题都还是心有警觉,才没下意识地说错话。
现在师祖又细问原因,玉禅哪能片刻理得出来,急得满头大汗,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老者似乎也只是想提醒玉禅,并不想刻意为难,而是将这个问题交给玉飞自己来解答:“你自己说说,你自己怎样领悟的!”
玉飞仔细回忆,结合老者之前所讲,然后小心翼翼道:
“我杀猴......与之‘争’气而已.......是为一己小利,所以觉得自己有恶,才心怀愧疚!
而杀兔子......是为同门众人,是与之‘争’生......因为出自本心善意,才感到高兴!”
“嗯!”
老者欣慰,缓缓点头,然后不忘玉禅:
“玉禅,玉飞所说之言可听清楚了?”
“清楚了!”,玉禅赶紧回话。
老者才又解释道:
“天下纷争,无不因利而起!
当你们难以分清善恶的时候,就不防想想为师教你们的,从‘利’字着手。
为一己私利者,不一定是恶!但肯定不是善!
为天下大利者,不一定是善!但肯定不是恶!
这也是为何为师要你们:做不到无争,但至少要做到,不为一己私利争,不与天下争;要争,也要为天下大道而争!
如此说来,你们可明白了些?”
三人缓缓点头。
但老者似乎仍未放心,缓缓道:
“你们先把这些简单的善恶弄清楚吧!
更复杂的善恶,等你们读的书多了,见过的人和事多了,自然才会更加透彻!”
但玉飞想了想,还是忍不住提问了:“请问师祖,更复杂的善恶,又有哪些呢?”
老者顿了顿,还是答了:“如三国吕布,匹夫为恶,但却也诛杀过董卓!
又如王安石变法,其本意是强国富民,最终却让朝廷陷入党争!
这,便是更复杂的善恶,因为,善中有恶、恶中有善!
而且,那善恶,甚至不能一时一刻就立即分个明白!
又或者,当时为善,但之后看,却是做了恶;后来觉得是善举,而之前,却是为了恶念而去!
又或者,一个人有时为善、有时为恶,以致善恶难分,只不过总体来说善多一点或恶多一点而已!
其实,道祖所说‘万物分阴阳’就包含了这层意思,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善恶这个问题,自然也是如此。
......这些,现在说得太多你们也不一定懂......
看不透这善恶,看不透这纷争,就看不透这大道,跳不出这轮回!
你们的道,还长着呢......以后再说吧!
你们现在,只要能分清最简单的:‘在争字面前,人有善恶,妖亦有善恶’,这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