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檐下面传来说话的声音,去外面看情况的父亲蒋为民回来了。蒋倩出去,正好听到父母两人在说外面的情况。
蒋为民把雨衣挂在屋檐下,“河里的水上涨了些,但不严重,都沿着河道排出去了,只要接下来雨能小点儿,别一直下这么大,再下三天也淹不到咱家的地。”
黄丽萍叹了口气,想着地里还没收的麦子,眼里都是忧愁,“希望能早点停吧!”
两人正说着,门口传来汽车的喇叭声。
循声一回头,就看到了冒着雨从车上下来往家里搬着东西的小儿子蒋东。
黄丽萍赶紧拿起旁边的雨伞打开,给儿子遮上,“怎么这时候回来了?下这么大的雨你回来干什么?”
“今天下大雨,外面都没什么人,我就想着关了店回家来看看,顺便给家里的小超市补点货。”
蒋东比蒋倩小两岁,今年已经三十一了,在市里做烟酒生意,前年儿子蒋明辰上小学,才和媳妇任茹一起搬到了市里。
本来想着让家里老两口也一起过去,但蒋为民和黄丽萍不愿意,觉得自己才五十多岁,还能干得动,就不想给孩子添麻烦,于是就留在了村里,还准备多承包几亩地种。
但蒋东却没想着让父母继续劳累,他自己是做生意的,也有进货渠道,就怂恿家里老两口在家开了个小卖部,平时卖点油盐酱醋糖果小零食和烟酒。
因为蒋家就住在村边大路上,临着下乡的主干道,所以生意还行。
不只是自己村里人来买,有时候经过的外村人走亲戚也会来买点东西,再加上时不时地卖出去的烟酒,一个月至少也能进账几百块钱。不仅能覆盖家里的支出,还能有点剩余。
因为有收入,老两口干着干着,也干出了精气神,想着马上就要农忙了,村里有些人就喜欢喝个小酒什么的,前两天就给儿子打电话让他回家的时候补点儿货。
但他们也没想到自己儿子就这么冒着大雨回来了。
“补货又不着急,你过两天回来又怎么样?”
看着儿子进了屋,黄丽萍连忙去拿干毛巾,正准备给孩子擦擦,就看到刚进门的人又溜了出去。
“一会儿再擦,还有好几箱呢!”
……
等把车里的东西都搬了进来,蒋东才有功夫坐下好好把身上擦了擦,等他擦完身上换了衣服,就发现母亲黄丽萍已经在厨房熬姜汤了。
但还没等他问家里情况怎么样,就被姐姐蒋倩问了城里的情况。
“城里的情况?还好啊,我们现在住的小区排水挺好的,没有积水,不用担心,就是老区那边因为改造,也没有多少积水,放心吧!”
“就是这雨实在下的大,开车上路视线不好,不好出门,不过任茹平时就在家里囤了不少吃的,倒不用担心,我就怕你们在家没什么吃的,所以回来的时候多给你们带了点儿方便面火腿肠之类的速食,生产日期都很新,就是咱家吃不了,后续也能放在小卖部卖掉。”
孩子想着自己,蒋为民心里安慰,嘴上却道。
“不用想着我们,我们在家就是种地的,还能少了东西吃,你在城里顾好自己和小茹辰辰就行了。”
黄丽萍端着两碗姜汤从厨房出来,一碗给丈夫,一碗给儿子。
“你爸说得对,你照顾好自己和媳妇孩子,不用我们操心,就比什么都好。我们在家有你姐呢!”
蒋东端起姜汤喝了一口,被辣的直吐舌头,“妈,你看你说的,你们也是我爸妈,就是我姐在家,又哪里能全指望我姐一个人。”
黄丽萍看了眼女儿,笑着拍了下他的胳膊,“行了,你知道我不是这意思。”
蒋东也笑了笑,没再说话,学着父亲的样子,一口气把姜汤闷了。
连着下了一夜的雨,快到中午的时候,雨水终于看着小了些,阴暗的天空好像也亮堂了起来,隔着厚重的云层,隐约能看到被遮挡的太阳。
不放心的蒋为民赶在午饭之前又往河边去了一趟,回来脸上的表情轻松了许多。
“看着应该不会再下大了,咱家地里的麦子应该能保住。”
但或许越想什么越不能说,刚吃过中午饭,雨就肉眼可见的大了些,不出半个小时,看着已经比昨天晚上的雨还要更大了。
手机的不同软件都开始弹出来气象中心的提醒,新闻上蓝的发紫、紫的发黑的降水图看的人心惊胆战。
家里其他人的脸上也都带上了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