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倩看了眼旁边的手机,才早上六点钟。
车里只剩下她和还在睡着的任茹和小侄子明辰,父母和蒋东不知道去哪里了。
蒋倩起身,正准备下车去看看外面是什么情况,远远地就看到一群人开着车往外走。
她披上雨衣,去了昨天呆过的大殿。
大部分人都已经起身了,只剩下几个孩子还在迷迷糊糊地躺着,只是醒来的人脸色都不太好。
蒋倩环视几圈,在大殿的角落里找到了母亲的身影,母亲正在跟同村的几个婶子婆婆小声说话。
蒋倩走过去,“妈,我爸和东子呢?”
黄丽萍回头,“你爸跟东子,刚刚跟着人出去了。”
蒋倩想到刚看到的车子,“刚出去吗?我好像看到了,他们开车去干嘛呀?”
黄丽萍叹了口气,“去看看村子的情况,也有好多人想找个有信号的地方跟外面联系一下,要不我们被困在这庙里,什么都不知道。”
“哦。”蒋倩点了点头,看向四周,“殿里人怎么这么少?都还没起么?”
“起了,一部分去后面帮忙做饭了。”黄丽萍说着,看了看依旧阴沉的天色,“这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咱们带的东西不知道够不够吃,厨房里的师傅说昨天筹的粮根本不够,今天早上做饭,还又找人筹了些,我把咱家剩下的那半袋子大米拿出来了,我看咱们还是得省着点儿吃。”
想着女儿前天说得那个预言,她心里悬悬的。
一个本家的婶子听了却道,“你们开那么大的车,家里还开了小超市还能不够吃?再说这雨下的再大还能一直下?最多两三天就停了,今天都已经是第三天了,就是带的东西再少,咱们互相帮助,总能坚持到雨停。”
蒋倩却没有那么乐观,也不想给别人留下自家是大户的印象。
“我们家的车虽然大,但跟大家一样,带的大多都是家里的贵重家电,吃的倒是真没带多少。家里小超市就那么大,本来这个月底就该补货了,撤离之前全村人都来买了东西,我们剩下的也就是几包水饺了。”
“再说了,即使雨停了,桥上的水下不去,路不通,家不能回,照样找不到吃的东西,更何况,我看这雨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了。万一得在这山上呆上个十天八天的,就咱们带的那点儿东西,不省着点儿,怎么够吃?”
蒋倩并不介意把自家的粮食贡献出来,也乐意跟大家互帮互助,否则昨天也不会跟母亲又是拿姜又是送米送菜,但是这一切都是有限度的。
在情况未明之前,她总要给自家人多留一点保障。
“你说的也是,我活了七十多年,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雨。”旁边站着的另一个婆婆听了,倒是很赞同蒋倩的话,“这雨,估计还得再下两天,提前多想着些总是没错的。”
旁边刚说话的婶子听了,也不再说什么,周围听到婆婆说话的人,也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蒋倩看到有人听到心里去了,也没继续说什么,带着母亲回了自家的大巴。
车子里,任茹已经醒了,正在给儿子穿衣服。
黄丽萍看着小孙子身上的秋衣,从后面的行李包里翻出来一件毛衣递给任茹。
“外面温度比昨天更低了,多穿点儿吧,免得着凉。”
任茹接过,给儿子重新套上。
黄丽萍说着,又想起来刚才的事儿,对着儿媳妇叮嘱道。
“你爸跟东子跟人一起出去了,你跟辰辰就别下去了,就在车里呆着吧,一会儿我和倩倩拿个锅去把咱家的饭给端过来,等你爸回来,咱们商量商量,要不以后咱们就自己在车里吃。”
忽然间做出这么个决定,任茹有点好奇。
“怎么了?妈?”
“没事儿。”黄丽萍摇了摇头,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说什么。
等到了七点多的时候,后面厨房做好的饭就送来了。
黄丽萍拿着家里的锅去把自家人的饭都盛了回来。
昨天的新鲜蔬菜都已经吃的差不多了,今天早上能吃的也不过是些好保存的面粉和干菜。
厨房的师傅们翻遍了犄角旮旯,从柜子的角落里找到了一些庙会的时候剩下的调味料,于是早上就做出了这锅胡辣汤。
除了这锅胡辣汤以外,每个人还有一个小馒头,或者一小碗面条。
虽然每个馒头都不大,但六七百个馒头加起来,蒋倩估计寺庙后厨的面粉已经被用的差不多了。
倒是那只老母鸡,精神头好了些,早上据说还下了一个蛋,因此逃过了被杀的命运。
蒋倩有心想提醒大家一下,别把粮食消耗的那么快,即使三五天之后雨能停,也不代表洪灾就这么过去了,后续道路不通或者救援跟不上,情况会比现在还要糟糕。
但看着眼前已经算是压缩过的分量之后的饭菜,她就再也开不了口了。
蒋倩叹了口气。
罢了。
若是到时候真的不够吃,预言里的末世也没来,他们家带的食物倒是够村里人坚持一段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