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铁路桥下的水应该没那么快退吧?咱们怎么去?”
“从铁轨上翻过去。”
……
半个小时后,村里的车又一辆一辆地开了出来,蒋为民也开着大巴跟在了后面。
没过多久,就到了铁路桥,桥下的水依然没有退下去,只能勉强看到蒋东那辆被淹没的车的车顶。
前排车辆里,村里的几位老叔拿着斧头和铁钳把铁轨外面的铁丝网给拧断,还给旁边的年轻人解说。
“以前我们年轻的时候,这里还没有那个桥洞,去镇上只能绕远路,为了方便好多人都从铁轨上面过,那时候外面也没有这些铁丝网。”
“后来火车不断提速,铁轨上出的事故也越来越多,铁路局才用铁丝网把铁轨都围起来,又修了下面的桥,还每年还暑假都对学校里的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虽然现在这种情况,铁轨上还通车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大家一会儿也都小心点。”
老叔们拉开铁丝网,跨过铁轨之后又去拧开另一边的铁丝网。
蒋东和蒋为民刚下车,就被蒋红兵叫了过去。
“一会儿咱们从铁轨上走,车肯定是开不过去的,只能靠步行,不过蒋斌家里有辆小面包车停在镇上他姑姑家,你们要是能找到,也能开着回来,但最多也就能坐下八九个人。所以咱们的人得分成两队,一队步行,在在镇子外围找东西,另一队可以跟着去他姑姑家那边看看,要是找到车,能带回来的东西也更多一些。”
“哪一队人找的东西哪一队人分,这个大家自己决定去哪个队,两个队都有风险。但不管去哪个队,都是咱们村的人,关键时刻要互帮互助,遇到事情先跟大家商量,不要自己一个人决定,拖大家后腿。知道吧?”
看众人点了头,蒋红兵道,“那你们先商量一下,看看谁去,第一次去就是探路,比较危险,一家最多只能去一个人。要是回来还有时间,等第二轮的时候,大家想去的可以都去。”
众人瞬间开始议论起来。
找车的那一队走的更深入,遇到危险的可能性更大,人也少,但要是能找到车,带回来的东西平均分到每个人也更多。
步行的那一队主要在镇子外围活动,遇到危险的可能性小些,但也不是没有,能带回来的东西也是有限的。
两个队伍各有优劣,所有人都很纠结。
自己选不出来,有人就问道,“红兵,你去哪个队?”
问话的人意思很明显,他们不聪明,也没能力,那就跟着聪明有能力的人就好啦。
蒋红兵也没有隐瞒的意思,“我在外围,给大家带队。”
“那我也在外围吧,里面还是太危险了。”
“外围虽然不一定安全,但是要是遇到事儿,我们可以赶紧跑回来,我也选外围。”
“说得是,去了里面要是万一没找到车就被包圆了怎么办?”
“但是找到车就可以带回来更多东西啊,去一趟的收获可能顶得上外围两趟的了。我只想冒一次险,不想冒第二次了。”
最后的结果出来,选择去找车的一共就七个人,剩下的二十多人都准备搜寻镇子外围。
蒋红兵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那大家现在都收拾收拾,和家里人说说,准备好武器,十五分钟后咱们就出发。”
蒋为民和蒋东也回了车上,把刚刚蒋红兵说的话说了说。
“爸,妈,一家只能出一个人,这次我先去,你们放心,就在镇子外围转转,不会有事的。”
蒋为民没有吭声,刚才商量的时候他就跟儿子辩过一场。
在他看来,这种危险的事情当然由他这个年纪更大的人去做才更合理,儿子还年轻,还有更好的未来。
但蒋东以他更年轻体力更好反应能力也更快这点强硬地说服了他。
他已经快六十岁了,精力确实比不上才三十出头的儿子。
而在蒋东同家里人说了他要去之后,其他人沉默了一瞬,也都没有再说什么,他们都知道这就是最合适的选择。
三个女人虽然没说什么,但却把叮嘱说了一遍又一遍,蒋明辰也知道爸爸要去做危险的事情,脸上满是不安。
直到十五分钟结束,各家要去的人都在马路上集结,蒋东才背着包下了车。
点好名字后,一群人就穿越铁轨,向着不远处的镇子出发了。
留在原地的人看着他们的身影渐渐变小,消失在小镇错乱的建筑之中,悬着的心也越来越高。
任茹紧紧地抱着孩子,蒋明辰觉得不舒服,但看着母亲的脸色,却什么也没说,只安静地靠在她的怀里。
黄丽萍心里担心,也坐不住,只能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她把车里的东西一件一件的拿出来,又规规整整地放回去。
蒋为民觉得劈里啪啦的声响惹的人心烦,就让妻子别收拾了,老两口就这么吵了起来。
蒋倩本来也很担心,看着父母两人吵起来,心里的担忧倒是莫名散去了一些。
她点开系统地图,发现随着车辆的行驶,靠近镇子这一边的地图范围解锁的更大了,甚至都能看到市区的边界。
但是其他的区域,依然没有一点要解锁的迹象。
蒋倩完成了对系统的每日探索,就不再关注,闭上眼睛假寐起来。
突然间,外面传来一阵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