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在女尊世界喜欢肌肉男有什么错 > 第119章 第 119 章

第119章 第 11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白若松一边脑子里有些奇怪地这么想着,一边伏下身去,口中恭谨道:“多谢太女殿下关心,臣无碍。”

大理寺正称白若松为“罪臣”,可白若松却自称“臣”。

太女目光扫过对面一排坐着的几人,笑了起来,心中亦觉得这样的白若松十分有趣,道:“那便开始吧,本宫相信,三司会审,定能还卿一个真相。”

三司会审,即三法司一同的会审。

而三法司,指的是刑部、大理寺,以及监察院。

自大桓建立以来,只有重大且疑难的案件,才会动用三司会审。

早在白若松在大理寺监中见到黄锐的时候,就猜到大概会闹成这样,但她没想到的是,居然还会有云琼和太女在一旁旁听。

不仅是白若松压力大,大理寺寺正的压力也大。

她额头肉眼可见地覆这一层细密的汗珠,口中不住地吞咽着唾沫,甚至于握着惊堂木的手指头都不安地捏来捏去。

“殿下放心。”她赶忙站起身来,行礼表忠道,“大理寺执法持平,定会秉公办理。”

白若松跪坐于青石地板之上,趁着这个空隙,悄咪咪改变了一下身体的重心,将重力压在了足弓上,缓解已经青肿的膝盖的负担。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太女与大理寺寺正之间,无人注意到她这个小动作,除了云琼。

大理寺寺正屁股挨回圈椅之上,呼了一口气,做足了心理准备之后,这才翻开了面前的案卷,例行公事地查问道:“堂下可是刑部,刑部司,正七品主事,白若松?”

她一开口,侧后支起的小案后,负责记录的文书立刻埋头奋笔疾书起来。

白若松声音平平道:“正是。”

“桓文二十二年,六月初九,你自刑部司下值,是否前往过佘府。”

“是。”

“你可否将一封信交与了佘府门吏,托门吏转交于佘府庶女佘武?”

大理寺寺正这话问得十分有误导性,并且只称呼尚书令府上为“佘府”,很明显是想将佘荣给摘出去。

白若松蹙眉道:“我确实给了一封信,但那......”

“罪臣白若松!”大理寺寺正高声道,“现在你只需要回答是与不是。”

白若松瞟了一眼后头记录的文书,一咬下唇,艰难道:“......是!”

大理寺寺正颔首,自案卷中取出那封信,举起摊开信纸,继续问道:“这字字句句皆为谋逆的信件之上,可是你的字迹?”

白若松猛地转头,望向坐在太女下座的何同光。

她缩成一团,看似因坐得与太女太过接近而有些慌乱,实则嘴角轻勾,目露一丝得意的光。

大理寺寺正是和她一伙的,她们就是在故意引导她!

白若松转回过头去,冷静开口道:“那不是我写的。”

大理寺寺正一击惊堂木响彻审厅,她横眉怒目道:“我问的是,这上头是否是你的字迹,不要顾左右而言他!”

易宁的眉头已经拧起来了,她已然发现了这里头的不对劲。

应该说,在座的人,但凡有些脑子的,都已经意识到了里头的不对劲。

可没有人敢出声,众人的视线若有若无地扫向太女的位置。

太女手中端着一盏茶,正微微笑着望着白若松。

易宁在内心咋舌。

太女什么都好,善良温和、虚怀若谷、心系天下,且外出治水一年有余,亲身上坝挖掘沟渠,与其他百姓小吏一同吃糠咽菜,在民间颇具声望。

可就是她这个脑子......

说好听点叫做天真善良没有心计,说难听些就是蠢得要命。

易宁看她那个傻乐的样子,觉得她可能根本没有听出大理寺寺正的为难之意。

幸好白若松并不是会被这点子计策套住的人。

“大人!”白若松膝行上前一步,坚持道,“那不是下官写的信件。”

大理寺寺正向后看了一眼记录证言的文书,觉得一阵头疼。

她之前觉得,在自家地盘上,套话一个七品主事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那时候根本不知道太女会来,还把这么个案子给搞成了三堂会审,所以没有考虑过若是不成该如何继续。

她正要硬着头皮拍上一下惊堂木继续逼问,可握着惊堂木的手才将将抬起,便听太女开口道:“那不是她写的。”

大理寺寺正一僵,手中的惊堂木缓缓落在了案几上,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她等着太女接着往下道出原因,但是太女说完便不再开口了,反而端着茶盏慢慢饮啜了一口,看上去心情颇好的模样。

现场鸦雀无声,没有人知道太女为什么突然为白若松说话,但是她们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当出头鸟问上一句。

何同光在瞪大理寺寺正,但大理寺寺正虽然稳坐主审位,也同样不敢逼问太女啊,只能假装看不见她的目光。

一片压抑的寂静中,有一个低沉的声音缓缓开了口。

“殿下为何这么说?”云琼抬起眼来,却是没有直视太女,只是盯着她靴子前方的一小块地面,淡淡问道,“可是有什么证据?”

“嗯?”太女终于把注意力从茶盏上分了出来,做抿唇思忖状片刻,却是直接看向了白若松,“你怎么不往下说了,说说你的证据啊,证明那不是你写的信的证据。”

白若松一怔,立刻意识到太女是在帮自己,急忙抬起自己唯一能动的那只手,向大家展示自己朝外的掌心。

那莹白的,纹路清晰的掌心之中,正刻有一道粉色的疤痕。

这不是一道明显的疤痕,十分浅淡,若是肤色深一些的人都看不出来。

可偏偏白若松是自边陲长起来的,那里较之玉京,不但温度低上许多,还终年难见日光,因此生得十分肤白,使得这道浅淡的痕迹能够清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这便是我的证据。”她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