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气急降,转眼已是十月底。
傅璟拿着买来的咖啡推开了总裁办公室,顾言低着头没看人,但该点明的话没舍得放在嘴中。
“来回买咖啡最多需要一个小时,你却去了两个小时。傅璟,不要拿公事偷懒。”
傅璟不爽地啧了下嘴,狠狠将手中的购物袋拍到顾言面前。
“外面比早上出门冷,我他妈的好心跑商场给你买外套去了!”
听着傅璟给出的理由,看着桌上的证据,顾言的心惊了一下。
他不动声色地说了声“下不为例,”后,急忙将视线挪到了显示屏上。
他心里有些怪,很不是滋味儿。
最近……傅璟似乎对他太好了些,抑或是说傅璟对他的关注远远超过了正常该有的分寸。
而且,傅璟对他的态度也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从前是恨不得活剥了他,现在一天三顿饭都要盯着吃完……
每次面对傅璟的反常,顾言总会对自己说这是装的,是假的,关心的背后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不敢把傅璟对他的好往心里藏,他只能这么洗脑自己,让自己生防备。
防着傅璟,看他能使什么手段。
可……防备半天什么都没有,这和预想的完全不对标。
有时候顾言也会大胆地多想一些,想傅璟别是喜欢上他了吧,但仅仅隔了一秒,他就果断地把这个念头扼杀了。
已经在这上面吃过太多亏了,什么都会是,这一点绝对不会。
太荒唐,太不可思议。
“买咖啡期间有发现什么商机么?觉得这家店值得投资吗?”为了避免乱想,他将思绪拉回正途。
傅璟脸上闪过一丝窘态,两个小时前顾言让他去买咖啡,他只是在心里骂了句矫情后便听话去买了,哪知道这里还给他下了隐形任务。
“没有。”他如实说。
“再想想。”
行,傅璟靠着顾言的办公桌仔细思考了会儿还真注意到了一些。
“这家店好像是个连锁店,咖啡很便宜,排队的人很多。店铺很小,有两个出餐口,一个就是点单台,一个是在店外单独开了小窗。位置周围是商圈写字楼。”
说着他拿了一杯喝了一口,尝着味儿说:“口感不错,蛮好喝。这个价位,能有这样的口感算不错了。”
“还有一个最特色的点你没发现。”
傅璟问什么,顾言说:“他们家能’自带杯’,到店购买可在原价上减五元。”
“减钱?”傅璟想起来了,最开始顾言叫他去时就提醒他带个杯子,那时候他狠狠地皱了皱眉,骂了句“变态吧,”走人了。
现在看,原来关键点在这儿。
“你问这么多是要投资这家咖啡店?”
跟着顾言这么长时间,他已经能从平日的谈话中准确找到顾言的基本用意。
“有想法,是他们找上门来求融资,我觉得这个项目前景还不错,这家咖啡店的老板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我觉得不行,”傅璟提出相反建议,“现在咖啡市场饱和过剩,他们家虽然看起来生意还行,但说到底还是民生,薄利多销买不上高价,是个吃力不太好的事儿。”
顾言明白傅璟心理,这位主但凡低于亿元以下的生意那是一点都拾不进眼。
“我给你发份他们家的提案,你先看看。投资生意不要眼高,大制作、小成本的生意都要试一试,它们做起来的感觉不一样,得到的反馈和经验也会差很多,有时候大项目也可以用小成本的生意转换脑筋,而小成本本身就是向着大制作而去。”
傅璟一听又教导上了,很配合地拉着凳子坐到顾言身旁说:“别介,你给我讲吧。提案都是怎么漂亮怎么说,是想求你入股给画的大饼。我懒得看,你讲给我听,也让小的开开眼界,见识见识顾总的眼力,能否从一堆废品中捡到宝。”
顾言笑了一声,微微摇了下头:“好啊,那就看看你能否找到能说服我不投资的点。”
说完,顾言正经神色道:“目前这家店只在本市有卖,约有一百家连锁门店。一家一天平均能卖出一千五百到二千杯左右的饮品。”
“他们家有几点特色:一是他们家的咖啡豆是自己烘的,牛奶的品质也很好。二是他们把门店员工的操作分开,一个人只掌管一个步骤,这样能少出错,提高出杯效率。三是他们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相辅相成,到店凭‘自带杯’留住顾客提高品牌形象,线上又用小程序压缩‘自带杯’的比例,算起来也不亏。”
“等下,我有几点不同见解。”傅璟打断直言道,“现在大家都追求借助技术代替人工,而且据我所知有些品牌用机器做出的饮品,口感并没有差太大,甚至将误差控制在了千分之几,基本没有错误。”
“而且按你说的分工,这样算下来人工成本太高。‘自带杯’虽然是一个不错的品牌形象,但现在的年轻人谁会出门带水杯去咖啡店买咖啡,就为了节省那五块钱?也不怕被嘲笑,像你似的扣?而且在我看来他们找你一定是想借助资本力量向外发展,一百家店他们那些优势还好管控,倘若一千或者上万家呢,人工这方面必须要改。”
顾言欣赏性地看了眼傅璟,起身走到衣架旁,一边穿衣一边用夸奖的语气说:“不错,这段时间进步很大。既然你不赞同这个,那我带你去商场考察一下,咱边看边谈。”
听到能出去,傅璟立马来了精神。急忙掏出购物袋里的大衣递给顾言。
整日坐在这间小屋里,他都快憋出毛病了。
两人到了商场,傅璟以为会去逛傅氏旗下的服饰店,再不济也可以去看看珠宝,万万没想到顾言带他到了家高奢旗下的童装店!
眼睁睁看着顾言和导购员聊得火热,他郁闷不已。
顾言长得好看,儒雅随和又能说会道,这是公司有目共睹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