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戏很顺利的拍完了,剧组转战慕容弘稷书房。十点刚过,设备架好前,周老到了。接下来是老掌院在皇帝的请求下,给三皇子补课的情节。
三皇子零基础,完全跟不上学堂进度,闹了不少笑话。老掌院没办法,只能私下开班,从头教起。启蒙班的教材以三百千为主,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今天的授课内容是《三字经》。
这场主要为了把慕容弘稷的学习态度和老先生的教学态度定下来。陈导、小杜、周老、叶执,四个人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从角色的内心想法聊到行为表现。
结论是,慕容弘稷会却要装不会,上课态度是发自内心的认真,却要装蠢笨。因为学生听课态度很好,老先生讲启蒙课也很认真,只在考较时被三皇子的榆木脑袋气到无语。
小杜:“既然都会,为什么不是装认真,而是真的在认真听课?”
叶执:“自学的知识,就算会了也想知道同样一本书,正规老师会怎么讲。虽然教材比较初级,老先生讲课加入很多个人见解和人生阅历,如果不是必须装傻,慕容弘稷应该很想和老先生就某些观点探讨一二。”
叶执特真诚的夸小杜:“这些台词很有深度,作家真厉害,不愧是学文的,小小年纪理解很独特。”
小杜笑的尴尬:“那个……哲学教授公开课上听来的。”
陈导、周老、叶执:……
陈导和叶执还好,周老的笑容直接沉了。周老热爱文学,非常欣赏这段台词,尤其是引申讲解的部分,既是岁月的沉淀又不乏风趣幽默。周老知道这些文字出自一个小女孩之手,还感叹过,新生代人才辈出,后生可畏。现在嘛……只能说小姑娘学的挺好。
“哲学教授……”自己挑起的话题自己圆,叶执半天憋出一句:“不愧是教授,有水平。”
小杜更尴尬了:“确实,呵,呵呵,呵……”
陈导赶紧扯开话题:“既然商量好了,咱们就开始拍吧。”
不愧是老戏骨,整段表演内容引经据典、深入浅出,节奏气势语调语速都恰到好处,引人入胜。叶执也像真的在上学一样,专心听讲,根据授课内容给出相应的反应,偶尔若有所思。课堂氛围非常好,学习气氛浓厚,拍摄一气呵成,挑不出任何毛病。
陈导看完回放开始犹豫,周老费劲折腾一趟这就结束了?把后边的内容也提上来吧。
周老没意见,自己的台词进组之间已经背过了。叶执也是早就背熟了,他脑子好使,就算是新改的词,临时背也来得及。一老一少一拍即合,决定继续往后演。
几人凑到一起,讨论后选中了课前小考。课前小考主要考背诵,剧中一共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大课上的小考,当着众多皇子皇孙的面,慕容弘稷是怎么蠢怎么来。
另一种是私下授课的小考,在场的只有老掌院,学的又是初级启蒙内容。慕容弘稷表现的虽然胆小木讷,偶尔需要先生提醒,但整体学的还成。给人感觉不是聪明孩子,但肯下功夫认真学,没那么糟糕。
拍摄很顺利,让叶执意外的是,中场休息周老居然拿出一盒杂粮糕跟叶执显摆。
昨天顾廷悦劝叶执别拿零食逗老爷子,高糖高油老人吃不了,害老人平白跟孙女置一肚子气。叶执觉得顾廷悦说的对,难得想听次话。想着暂时不在周老面前吃东西,直到打听出老人现在的食谱,弄几样老人也能吃的零食,再撩闲。
结果周老比他还急,第二天就自己带了吃的。自己吃就算了,还故意跑来显摆,特幼稚。这老小孩昨天一定被叶执撩急了,有孙女压着不好发作,今天这是来找场子的。
叶执也不客气,直接抢了老人的零食,把老爷子抢懵了。
周老:“抢我的干嘛?你自己的东西呢?”
叶执嬉皮笑脸:“没带啊,正好吃周爷爷的。周爷爷最好了,这顿您请我,下次我请您。”
周老佯装生气:“你还我,谁要请你吃!”嘴上说还他,实际却没有任何往回抢的举动。
自家做的杂粮糕,又难吃又干巴,不配茶水根本咽不下去。周老早就吃烦了,拿来就是逗小孩的。还想说这么难吃,现在的小孩应该不喜欢,没想到效果竟然意外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