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一叶涟漪 > 第42章 异常轻松

第42章 异常轻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过去的那段时光里,老姨夫陶吉利于河对面的步云小区寻得了一处安身之所。这所租来的房子恰好位于致安里 9号叶凡爷爷家对面的那条马路上。从这个位置出发,不论是前往叶凡家,还是抵达他自己经营的华服店面天妃阁,距离都不算遥远。

那栋楼房的租金相对较为低廉,想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楼层较高的缘故。要知道,在通常情况下,楼层越高,租金往往越低。老姨夫陶吉利一家平日里不太热衷于做饭,然而,即便如此,煤气经过长时间的使用,终究还是会耗尽的。

有好几次,叶凡恰巧碰上老姨夫家更换煤气的时刻。只见那带着白线织成的劳保手套儿的身影,正吃力地扛着那蓝灰色的煤气罐,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走。

他所居住的那房子居然位于整整六楼!这高度着实令人咋舌。不过,往好处想,六楼虽然上下楼较为费力,但也有着独特的优势。比如,六楼的通风往往更为良好,空气得以更加清新地流通;再者,从六楼的窗户向外眺望,视野会格外开阔,能将远处的风景尽收眼底。

老姨夫陶吉利的女儿陶颖在那一年正处在关键的节点,即将面临小考,也就是小学升初中的那场重要考试。这个阶段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充满压力与期待的。而叶凡,毋庸置疑不是他们家第一个踏上学习画画,并立志考取艺术类学校这条道路的人。叶凡在艺术学习上的坚持和努力,或许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希望。

正因如此,他们也怀揣着对陶颖的殷切期望,萌生出让她去学习素描、水粉之类绘画技艺的想法。要知道,素描作为绘画的基础,能够帮助学习者精准地把握物体的形态、比例和结构,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表现力。而水粉画则可以让学习者深入感受色彩的魅力,学会巧妙地调配和运用色彩,从而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他们满心期待着陶颖能够在艺术的海洋中畅游,通过学习这些绘画技巧,开启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为未来的人生之路增添更多绚丽的色彩和无限的可能。

在比他们家矮两层的地方,也就是四楼中间那个单元,住着一位来自美术中学的老师。这位老师姓魏,具体名字倒不为人熟知。不知是出于何种缘由,叶凡的父亲竟给她起了一个特别的外号,叫做“喂不活”。

或许这仅仅只是叶凡父亲随性而为,随便起了这么个外号以便称呼,并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内涵或者其他特殊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会因为一时的灵感或者纯粹为了方便交流,给身边的人起一些看似稀奇古怪的称呼。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起外号的现象并非罕见。它可能是一种轻松、幽默的交流方式,用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彼此之间的亲近感。但有时,如果把握不好分寸,也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就像叶凡父亲给这位魏老师起的这个外号,虽然可能只是随口一说,没有恶意,但倘若被对方知晓,或许仍会心生不悦。毕竟,即使是看似无关紧要的外号,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他人的感受。

叶凡妈妈在那时可真是厉害非凡!她不仅精心经营着商店,将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还积极参与出国展销活动,展现出非凡的商业才能和勇气。有时候,她甚至还会前往河西边的一个外国人酒吧,在那里售卖 DVD。

在这一系列的商业活动中,她的情商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变得愈发高超。那情商在生意场的摸爬滚打中可谓是节节攀升,达到了令人赞叹的高度。“喂不活”很快就被她锁定为“涉猎目标”。

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那个时期人们对于教育和个人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叶凡妈妈深知高考对于孩子未来的重要性,于是凭借着自己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老老实实地从自己学校找了一个教美术的老师到他们家来。这位老师专门负责带领叶凡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地应对高考专业课考试。

那个前来辅导叶凡的老师竟然也姓叶,更为巧合的是,他的名字里有一个帆字。他叫做叶帆,这名字读起来与叶凡竟是如此顺口,乍一听,简直就像是同姓同名一般。

叶老师在辅导叶凡期间,除了晚上不在叶凡家就寝之外,其余诸如吃喝拉撒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基本上都在叶凡家进行。从现实情况来分析,毕竟仅仅只有两个星期的辅导时间,对于叶凡家来说,这样的安排还是能够应付得过来的。

“叶凡!吃饭了。”每当妈妈以这样充满关爱的声音呼唤儿子时,叶帆总会下意识地抬头看一下。起初,他还会有瞬间的恍惚,紧接着便赶忙改口说道:“叶老师,开饭了,先去吃饭吧?”

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后来,他们渐渐地都习惯了这种独特的称呼方式。叫叶凡的时候,那就是在呼唤儿子;而称呼叶老师,则是专门针对这位辅导叶凡功课的老师。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称呼方式变得自然而然,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成为了这段特殊时光的一个独特印记。

叶老师来自河南,具体来说是河南的鹤壁。鹤壁可是个好地方啊!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听说赫赫有名的商朝都城朝歌就在鹤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