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长安回忆录·梦华篇 > 第14章 第 14 章

第14章 第 1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陛下因平王献王入质,而常觉亏欠,是以十分看重宠爱淑贵妃。淑贵妃子女多且于国有功,根基稳固,被人捧着,难免心气高了些。此次闭宫反思,仅是敲打一下,让她不要犯糊涂。

太后以寿辰为由召回儿子梁王,太子一母同胞的二皇子德王和三皇子靖王,以及贤贵妃的皇八子齐王,长安城一时热闹起来。

为了召回爱子,顺道把所有能和皇位沾边亲王都召回来了打掩护,太后一个老太太还挺能折腾,真是有意思。我觉得应该把惠王的两个亲叔叔也召回来,虽然一个身有残疾,一个放荡不羁爱自由,但据我所知,那俩老伯伯也是妙人,好玩得紧。

没几天,惠王二叔庆王和三叔逍遥王便上书请旨,说要带着各自的王世子一同入京朝贺,为太后庆生。

一般亲王入京,王世子不能相随,但陛下破例准了,说想见见这些子侄。

并非所有亲王的封地都是国,有国号的都有兵权,没有国号的只有府兵戍卫军。一般位置太好,离京畿太近,战略位置太重要,经济发达非常富庶,为表示恩宠而分封的就不立国号。

这俩老亲王就是有封地未立国,一个封地在南阳,一个封地淮阳,两人是邻居,离长安比那些人还近些,陛下准奏,他俩带着儿子就来奔着京城来了。

亲王无诏不得私下见面,为了路上不碰头,老哥俩很默契,逍遥王过武关直奔长安,庆王向南入洛阳再向西过函谷关进长安。

各地亲王都在忙着赶路。太后又有了新动作。

这日我们正在上课,太后宫里来人,抬了好些箱奏折来,全是太祖皇帝批阅的老奏章,有的都发霉了,太后身边传话的公公说太后的意思是让太子要以太祖皇帝为榜样,好好学学,以后皇帝那边的奏章就先不要帮着处理了,什么时候学得和太祖皇帝一样优秀了,再处理政务不迟。

几句话就赶在皇帝之前困住了太子。

而我只觉得这些人玩的把戏有些幼稚,不过也可以理解,他们龇牙咧嘴,其实不过外强中干,虚张声势而已。但凡他们名正言顺一点,哪怕有个像样的师出有名,都不至于像现在一样,如饿狼一样尽显丑态。想发狠下重手,又怕堵不住悠悠众口,无耻又要脸呗。投鼠忌器,动作变形别扭也是正常。毕竟皇家皆以仁孝治天下,为天下人之表率,一家子血亲,他们的较量,要顾及的太多,到底又当又立,需要一块遮羞布而已。能捂住当然还是尽量捂住,捂不住……捂不住也有捂不住的玩法。

我还挺喜欢,太子应对对手的玩法,对方出招他不慌也不惧,接招回招,不去刻意地赢,输了被打压了,也不恼也不气馁,就去游马涉猎,饱览群书……就当给自己放个长假,休息休息。等对手懈怠了,他满血复活,继续与对手周旋,看起来周而复始,没什么进展,其实不然,在这个过程中太子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审时度势,改变策略,容错试错……一时间也不知道谁才是那个猎物——猛兽捕食,可以失误很多次,只要有一次成功,就可以吃饱,但是猎物失误一次就再也没有机会。

也许正因如此,对手才发现,太子文弱外表下,隐藏一个怎样坚强的心,他们害怕了,胆战心惊,瑞瑞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不过啊,这表面的和气怕是也维持不了多久了,小打小闹也快掩饰不住剑拔弩张了,到时候免不了腥风血雨。惠王一家就是例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