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 > 第4章 后继之人

第4章 后继之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又浮现一条,〖花蕊夫人啊,卷入政治斗争之中,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罢了。〗

柴平的思绪一沉,很多重要的信息,都是柴平从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文字中读取的,尤其是花蕊夫人的结局,被赵光义射杀。射杀啊!

赵光义,一个心狠手辣到极致的人。柴平并非今天才知道,可是,柴平也清楚,她在没有足够的强大前,她可以选择流露出对赵光义的不喜,但无法与赵光义抗衡。

而弹幕突然又飘出一句,〖柴郡主被关入刑部大牢,她得怎么脱身?〗

柴平瞧着丝毫不慌,脱身这个事,比起她来,有人更急。

对,没错,正是赵光义。

而此时的符太后正着急的同赵德林讨主意道:“平儿被关入大牢,我们现在怎么办?怎么才能让平儿出来?”

赵德林安抚的道:“太后,比起我们,有人更急。平儿是不是还有别的事吩咐你们做?”

这话问的自然不是符太后,而是一旁的宫女。

宫女们也知道自家郡主行事从来没有瞒过赵德林,重重的点头,其中一个年纪稍大一些的更是补充的道:“已经都安排好了。”

“那就静候。”赵德林也不问她们究竟干什么去了,只是冲符太后安抚的道一句。符太后却显得紧张的道:“晋王为人心狠,今日既然他敢借酒对花蕊夫人动手,来日会不会他也敢借醉酒行大恶之事?”

赵德林同符太后道:“这不仅是太妃所想,也是所有人都会想到。我父皇顾念兄弟情谊,可惜三叔却未必。先前没有人说,如今会有的。”

确实。如赵德林所料,赵匡胤被群臣围着,一个又一个的人说出他们不同的看法,有觉不管是赵光义亦或者柴平都应该重罚,企图杀人,这是在圣驾之前,何以不罚?为正法典,当依法处置。

又有人以为,都是醉酒闹的事,若从重处罚,未免显得律法苛责。

争来吵去,都各抒己见,无一不在昭示底下的臣子们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盘算。

赵匡胤不发一言,听他们争论不休,那些个理由先前柴平他们都说过了。

事情最关键的莫过于每一个人是怎么看待这件事背后的性质。

比如赵光义为何要对花蕊夫人动手?

这个事,别人不知道,但其实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数。

赵匡胤不年轻了,至今未立太子。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人提议立太弟。

太弟是谁?赵光义啊!

想让赵光义成为大宋的第二任皇帝的人,代表人物是杜太后。

大孙子小儿子,老太太的心头宝,在杜太后的心里,别怪她偏心,她真疼赵光义,疼得在对赵匡胤要立太子时,提出应该立赵光义为太弟的想法。

理由也算充足,今天下未定,年轻人未必担得起天下江山的重任。

主少国疑,国之不幸也。

为了以防万一,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一个靠得住的人承继江山。

说来说去,杜太后无非指出,赵光义的能力摆在那儿,随赵匡胤出生入死的人,他的本事如何,赵匡胤心里定有数的,既如此,怎么赵匡胤不能将江山传承于赵光义。

至于赵匡胤的儿子,不能说不好,总是年轻。如今这天下纷争未平,人心未拢,若是再过个十年,赵匡胤能够安定天下,让天下人心聚拢,自然可以将天下交到儿子手里。赵匡胤若是此时立下太子,防的是什么,自不必说破了吧。

有支持立太弟的,免不了也有支持立太子的。

诚然赵匡胤子嗣只有四个,除去长子早夭,次子赵德昭,三子赵德林,四子赵德芳,诸子皆未封王。其中赵德林体弱,能活着已然是万幸,再聪明,也不可能被视之为接班人。

最让人寄以厚望的是次子赵德昭,赵德昭的能力也不错。为人正直,心存仁慈,行事果断,有几分赵匡胤的风姿。

兄终弟及这样的主意,须得考虑的是,赵匡胤的子嗣如何自处?

别说什么赵光义将来再将皇位传回给赵德昭他们的话,皇位在谁手里,必由谁说了算。

甚至,谁也无法忽视,谁也不敢保证,赵光义一但上位,会不会赶尽杀绝。对赵匡胤的儿子们一个不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