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平并非没有想过最坏的可能是什么,结果怕什么来什么。
那一瞬间,柴平的脸色已然黑透。
如果真让赵光义成功上位,没有一个人的日子能够好过。想到那样的可能,柴平后牙糟都快咬碎了!
“柴郡主往后最好慎言。”赵光义断然不能让人觉得他胆大妄为得敢效仿李世民。
天下的兵马大权是在赵匡胤手中,比起赵匡胤,暂时赵光义差远了。
可是,可是,有些事眼前的少女说得并没有错。
他既然有那个心,不能不做两手准备。
如果可以名正言顺自然是好,否则,他也要做最坏的打算!
最终,赵光义不得不上书请罪,并且字字句句都请赵匡胤按大宋的律法对他施以惩罚。
柴平也不能免俗,怎么说她也是犯下同样过错的人-意图杀人。
最终,赵光义被夺去丞相之位,并且贬为郡王。
柴平嘛,罚闭门思过六个月,不许出门。
一干人的注意力都在赵光义身上,对于柴平一个顺带的,一个女子,其实都不怎么在意,也并不认为需要在意。
不同的处罚,出了刑部大门时自然每个人的表情也都不一样。
柴平像是到此一游的人,压根不认为进个刑部算什么事。
但赵光义不一样。
好不容易成为大宋的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权在握。有丞相的身份在,很多事情赵光义可以更好的推行。
结果,杀一个花蕊夫人不成不说,他竟然为此还得付出代价,被夺去丞相之位,更从亲王贬为郡王,以昭国法。
赵光义听到这样的处置后,第一时间想知道到底是谁提议的。
还能是谁,范旻啊。
作为一个上献律法的人,他的建议有理有据,不是没有人想跟他吵一吵,无奈吵不过。司法公正是每一个人的追求,如果法不能公正,这天下成什么样子了?
所以,赵光义成为了体现大宋司法公正的存在,没有一个人敢说出不希望司法公正这样逆于民意的话,因为一但这样的话脱口而出,满朝无数的臣子都将容不得他。
纵然他们都有各自的特权,纵然在律法面前,他们其实没有几个拿了律法当回事,但有些事只能做,绝不能说,更不能昭示天下。
“晋王。”符太后和赵德林一道来接柴平,和他们只有两人相比,来接赵光义的人不在少数,纵然是刑部尚书也赶紧亲自相送。
赵光义脸色黑青,落于如此的境地,谁都想不到。可是赵光义断不能让自己一直处于劣势,他一定要改变局面。
“三叔。”赵德林虽为接柴平而来,遇上赵光义岂能不打招呼。
赵光义的视线落在柴平身上,提醒赵德林道:“德林,柴郡主如此闹腾的性子,你怕是镇不住,你们两个的婚事不如作罢?”
对此,符太后已然抬眼凝视赵德林,赵德林的视线反而一直在柴平的身上,为柴平系上披风,神色柔和,对柴平那已经消肿的脸,稍稍松一口气。转头迎向赵光义时,赵德林不得不提醒道:“三叔是忘了吗?当年若非平儿,我早已身死。世宗皇帝当年不在意我体弱,更不在乎太医的宣告我活不过八岁,将平儿许配给我。我当年在世宗皇帝面前立下过誓言,此生定不负平儿,否则将来断子绝孙,死无全尸。三叔想让我做一个失信之人?还是想让我断子绝孙,死无全尸?”
病弱的贵公子,用最平静的语气,问出最狠的话,等待赵光义的回答,赵光义脸色不佳,但对上赵德林依然努力挤出一个笑容,“德林,三叔怎么会。”
“我想三叔也不会。”赵德林露出一抹笑容,透着全然的信任,叫赵光义无法再说出什么难听的话。
符太后于此时道:“晋王既然对这门亲事不满,不如直接上书与陛下,让陛下作罢这门亲事?后周虽亡,柴氏也仅剩我平儿一人不假,但柴家从不强人所难。姻亲,结的是两姓之好,非为强人所难。柴家的女儿哪怕一生不嫁,也断不会强迫于人。”
这话展露的是他们柴家的骄傲,他们柴家的风骨。
眼看赵光义待再要开口,符太后已然道:“今日诸事,我定会上禀于陛下。德林与我平儿的婚事,或可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