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罪魁山沈南衣 > 第4章 探清

第4章 探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易自山独自回到自己搭建的简易草屋里。

他是在数万年前将自己关进的罪魁山,那时的他是乾祁门最优秀的弟子。

他的身上注入了当时乾祁门掌门和长老们的所有希望,他们都认为他是将来接管乾祁门最好的人选。

他一心钻研各类术法,时常将自己关在房中,静心练功。

但在无数同门的赞赏下,他逐渐失去了本心。

着急精进功力,不小心走火入魔。

他的小师弟发现了走火入魔的他,出手阻止,却不曾想到,会被自己最敬爱的师兄砍断了双腿。

虽保住了性命,但终身只能与轮椅为伴,曾经酷爱走南闯北,四处游历的小师弟,终其一生,被困在了藏书阁内。

小师弟不怪他,但他却责怪他自己。

他不顾师门的反对,将自己关进了罪魁山,隐去了自己的行踪,住在异兽最多的罪魁山深处。

他的师父们不是没有找过他。

但是都被他逃掉了,渐渐地,没有人再找他了。等他的师父们相继离世,所有人都忘了他的存在,忘了曾经乾祁门出过一个惊世绝伦的弟子。

在罪魁山独自住了数千年后,一次偶然,他在仓湖边捡到了刚破壳奄奄一息的元龟幼崽,他将它带回了自己的住处,日日用灵力滋养着元龟。

百年过去,终于是有生物能同他说话了。

他也没有想到,独自在罪魁山生活了万年,还能遇见其他的人类。

他想他不再孤独。

元龟看着易自山回到草屋后,便将自己关在了房中。

它知道他心情不好,于是它转头去了仓湖里,大方的将自己自己藏在湖底的灵鱼捉出几条带回了草屋。

元龟用脑袋,撞了几下草屋摇摇欲坠的门,发出砰砰砰的响声。

易自山起身打开了房门,看在门口码放整齐的几条灵鱼,和站在不远处看着自己的元龟,欣慰地笑了笑,“你今日倒是大方,从前我怎么骗你的灵鱼你都不给我,还拿湖里的鲫鱼蒙骗我。”

【这不是看你心情不好吗?】

易自山叹了口气,捡起地上的灵鱼,转身朝屋内走去。

【欸,你都没有与我讲过你是如何进的罪魁山。】

元龟追着易自山进了屋。

“有什么可说的,那都是数万年前的事了,我早都忘记了。”

元龟见易自山不想谈论此事,便也不再追问。

沈家小院内,沈南衣一会儿悄悄瞧眼正在灶台边做饭的娘亲,一会儿又钻进房间里玩着娘亲刚给她做的竹蜻蜓。

在沈南衣再一次悄悄探头看向厨房的时候,却没有看见忙碌的娘亲。

“沈南衣,你做什么坏事了?”

沈奕岚的声音从沈南衣的背后响起,吓得沈南衣背脊一僵。

“没有啊,娘亲。”

沈奕岚抱着一个簸箕从旁边走过去,“你今天已经从这里悄悄看了我十三次了,你以为我没看见?说实话,是不是干什么坏事了?”

沈南衣将手中的竹蜻蜓放在地上,跑上前抱住娘亲的裙子,撒娇道:“我真的没有做什么坏事,娘亲你相信我。”

沈奕岚没有开口,一只盯着沈南衣的小脸,看沈南衣这么保证的样子,便也相信了她。

“好吧,去端菜吧,马上吃饭了。”

沈奕岚抱着手中堆满了草药的簸箕,走到了院落的草药架子边,将,簸箕里新鲜的草药,摊开,晒着太阳。

“娘亲,今天吃鸡肉欸!”沈南衣端着一只荷叶鸡,欢快地说道。

沈奕岚回头就看就女儿正端着一盘荷叶鸡手舞足蹈,笑道“你小心些,待会儿鸡掉地上,可就吃不成咯。”

沈南衣将荷叶鸡放在桌上,见娘亲不注意,悄悄扯下了只鸡腿,用荷叶包着放进了自己的小挎包里。

沈奕岚摊好草药,也坐了下来,见鸡已经少了一只鸡腿,拿起筷子,指了指。

“呀,我的鸡腿呢?哪里来的小老鼠将我的鸡腿吃了!”

沈南衣不好意思的扭了扭身子,将另外一只鸡腿扯下,放进了娘亲的碗里。

“娘亲做的鸡腿太香了,我怕它跑掉,我们就没有鸡腿吃了,我就偷吃了一个。娘亲吃!”

沈奕岚听见自己女儿的话笑了笑。

她的女儿如今已经七百多岁了,但样貌还是如同一个孩子一般。

又因为一些秘事,沈南衣天性便比不得其他的孩子,到如今还是一个小孩子心性。

不过这个秘事她并不打算说出去,连偶尔来罪魁山门前探望她的师姐都未曾透露过。

若是一直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罪魁山里,这秘密应当也不会有被揭穿的一天。

但天不随人愿,将来的一天或许她也会后悔自己将她保护得太好,以至于沈南衣什么都不知道。

沈南衣将最后一粒米刨进嘴里,放下碗筷,“娘亲,我吃完了,我去湖边玩了哦。”

“去吧,衣裳湿了就赶紧回来换。”

“知道了娘亲。”沈南衣起身,啪,在娘亲脸上亲了一口,便跑去了仓湖边等易自山和小安安。

没一会儿,林中传来沙沙的声音。

介于上一次,那沙沙的声音的来源是一只大猫,这次沈南衣学会了,躲到了不远处的树后,看着声音来源的地方。

“你不是说她会在这里等我们吗?怎么没人?”易自山问道。

旁边的元龟像是已经发现了躲在树后的沈南衣,转了个弯,先朝湖里走去了。

“欸?你还没回答老夫。”

“你是在说我吗?”沈南衣从树后探出脑袋,缓缓靠近。

“咳咳。”易自山清了清嗓子,“老夫今日闲来无事,四处走了走,恰巧走到了此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