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宁安如梦之执玉 > 第18章 平南王逆党案

第18章 平南王逆党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平南王本是先皇的兄弟,十分骁勇善战,在朝中颇受拥戴。

先皇登基后便将平南王远派去了封地。

孰料平南王并不甘心,暗中养兵,竟与在百姓间流传甚广、吸引了许多信众的天教勾结,势力越发壮大。

二十年前便与那天教教首一道,挥兵北上,直取京城。

重兵围了整座皇宫。

当时还是皇后的太后与当时还是太子的沈琅却还留在宫中。

平南王对先皇恨之入骨,不找到太子殿下不肯罢休,便派人在京中挨家挨户地搜,凡家中有四岁以上、十二岁以下或高过三尺的男童,全都抓了起来……

抓起来的男童足足有三百多人却无一个是太子。

平南王于是大怒。

便将那抓起来的三百余男童尽数屠戮。

后来定国公与勇毅侯援兵急退叛军,重新打开紧闭的城门入京时,只看见一片尸首堆积成山,全叠在宫门口。

下了三天的大雪盖上把人都冻到了一起,血凝成坚冰,拿了铁钎都凿不动,凿一块下来兴许还连着人的皮肉,便不敢再动。

等雪化成了水,人都烂了……

再后来,这三百余孩童都被先皇下旨厚葬,立碑于白塔寺,乃是为救太子而死的‘义童’,于是白塔寺碑林又称作‘义童冢’。

听说当时定国公府年仅七岁的小世子也在其中……

但仰止斋中都是伴读,该与如意案扯不上关系。

谁知道就是这一晚,众人都坐在流水阁里温书的时候,一名持着拂尘的太监阴冷着一张脸,竟带着浩浩荡荡一帮人闯进了仰止斋,手一挥便道:“都给咱家仔细搜!”

一帮伴读大都没有见过这样吓人的场面,一时惊慌失措。

瓶瓶罐罐都掀了个底儿朝天。

凡有书籍文字也要一一看过。

没一会儿众人的房间都搜过了。

大多都报没问题。

众人皆松了口气,只道是此案例行搜查罢了。

可就在她们刚将心放下来的时候,一名搜查的太监匆匆从廊下走来,手中捧了一页纸和一本书,递到那汪荃的手中,然后附耳上去低声说了什么。

汪荃一见那页纸上之所写,便道一声:“好哇!”

他抬起头来扫视众人,只问:“这本书是哪位姑娘的?”

书是从姜雪宁房间拿出来的……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落在姜宁身上。

姜雪宁也愣住了,什么东西?他怎么不知道?又有人搞事情?

却见姜雪玉站了出来,回道:“公公手里的书是我的。”

姜雪宁不解,她何时放了本《盐铁论》在她房间?

说来也是一个意外。

姜雪玉前些日子痴迷《盐铁论》在家里看不够,坐车来听学的路上也要带着。

可奈何自己琴技没有半点长进,谢危每每见了她都是一副孺子不可教也的样子。

原本想着惹不起躲得起,今后躲远些不一同进宫便罢了。

好巧不巧,那日谢危不知何故非要同她一辆马车。她怕谢危发现她看与琴谱无关的书,于是把这本书藏在了琴囊里。

也是意外带进了宫,本想着回家时带走就是了。结果下学后,谢危一出来就撞见她一边咳嗽一边抱琴往宫门走,很是碍事。便吩咐宫女将她的琴送到二姐姐房里。

姜雪玉抱紧琴,后退了半步,紧张道:“先生,不必了吧。”

谢危目光灼灼,淡淡道:“无妨,顺手的事。”

一旁的宫女当然能分的清谁说了算,哪里管姜雪玉的垂死挣扎,一把“抢”过姜雪玉怀中的琴。

姜雪玉冲她笑笑。

比哭还难看……

姜雪玉心里直叫苦!这都什么事儿啊!

——

那汪荃上下打量她两眼,冷笑一声:“好胆子,敢做敢当!来人,把这乱党给咱家抓起来!”

乱党?!

姜雪宁瞳孔剧缩,一时没反应过来,姜雪玉已被两旁的小太监按上来扭住了手。

姜雪宁:“公公血口喷人,臣女之妹如何成了乱党!”

汪荃只将那页纸向她一翻。

是一页在宫里再常见不过的白鹿纸,上头用笔写着两行字:三百义童,惨死何辜?庸帝无德,敢称天子!

这一刻姜雪宁遍体生寒。

兹事体大,即便是重活一世,她也无能为力。

仰止斋里人影幢幢,灯火煌煌。

她转过脸来,此刻也同立在此处的其他人,竟觉得来搜查的那些太监们提着的灯笼太晃眼,照在她们的脸上,都一片模糊,叫她看不分明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