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这片刻他们已经转过了拐角,到了天牢门口,朝外头一拥而去。
那条静寂的长道上,谢危的马车依旧在原地。
不一会儿前去探看消息的刀琴回来了。
到得马车前便躬身道:“事情进展顺利,天牢已经被这帮人攻破,城门那边也已经安排妥当,只等着张大人那边带人经过。小宝也在,这一路应当失不了行踪。只是那孟阳……”
谢危畏寒,若非必要,下雪的天气都是不想出门的。
见到雪总要想起些不好的事。
此刻坐在马车之内他连车帘都没掀开,一张脸因冷寒而显得苍白如玉,淡淡地打断了刀琴道:“危险之人当有危险之用,小卒罢了,坏不了大事。”
刀琴于是不敢再言。
远远地便听得隔了几条街的地方传来了些动静。
很快又小下来。
想来大约是那帮天教教中和狱中囚徒从天牢出来后一路从附近的街道上过去了。
有的人逃出来之后并不随着人潮走,而是悄然地隐没在了黑暗中,独自逃命去。
但大多数跟随着逃出狱中的囚犯却都下意识地跟上了天教众人,虽他们趁着夜色一道朝着城门西面去。
隐约听得见有人问:“不是说好去城东吗?”
然后便是张遮平静的回答:“城东门设有埋伏,去恐将死,你们愿意去便去。”
人群于是忽然静了一静。
跟着张遮一路来到西城门时,姜雪宁被这骤然间来的事情冲击的脑袋,终于褪去了最开始的几分迷茫和混乱,夜风一吹,恢复了几分清醒。
前后经过,在脑海里转过一圈。
她不由抬头望向了拉着自己的手走在前面的这道身影,扑面的朔风里,他宽大的手掌包裹着她的手掌,掌心竟传递出了几分潮热,也不知是他的手心出了汗,还是自己的手心出了汗。
张遮怎么会在天牢里?
那些人为何一副来救他的模样?
而且刚才张遮说,东城门外设有埋伏,倒像是预先知道点什么事情一样……
可见她卷入此间,好像又很不高兴,有些生气。
上一世的记忆告诉姜雪宁,此次劫狱乃是天教的手笔。
而张遮的品性,真正囚于狱中时无一判官敢为他写下判词,不得已之下竟是由他自己为自己写下判词定罪,端方可见一斑。
他绝不可能真的参与到什么劫狱的事情里面来。
这里头似乎有一场自己尚未知悉的谋划。
她深知自己或恐是这一场计划里的意外,只怕为张遮带来麻烦,一路上都紧闭着嘴巴紧紧地跟随着他,不敢擅自开口问上一句。
好在此刻气氛紧张,也无人注意到她。
那名方才一把扯断了锁链的蓬头垢面男子也泯然众人一般跟在人后,不起眼极了。
方才刚出天牢时便有人质疑,原本天教这边计划好的是从东城门出去,毕竟他们教中有人已经上下打点过了。
可张遮竟说那边有埋伏。
天教这边那为首的蒙面之人将信将疑,可看张遮说得信誓旦旦,便朝旁边人使了个眼色,干脆兵分两路:不管是不是有埋伏,东城门那边也有天教的兄弟接应,怎么着也该叫人去看看情况。
那些从囚牢中逃出来的人也有一些跟去了。
但大部分的人,尤其是原来关在牢狱中的那一拨,好像对张遮颇为信任,都随着到了西城门这边来。
此刻那为首的汉子嘿嘿笑了一声,在坊市高楼的阴影里停住脚步,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眸看向张遮,竟是道:“我在教中多年,倒不知还有朝廷命官也是我们教中之人,张大人可真是了不得。不知是哪一年进的哪座香堂?”
纵然是面对着眼前这帮穷凶极恶之徒,张遮也没变一下脸色。
他冷冷淡淡地,撩了眼皮看了这汉子一眼,竟无搭理之意,只是道:“此事也是你过问得的吗?眼下既到了西城门,为防万一,你派个人同我一道去城门前,确认西城门没有埋伏之后,再带人一道随我过城门。”
那为首的汉子眉毛上一道疤,显得有些凶恶。
听见张遮此言,目中便冷了几分。
然而手掌紧握着刀柄的瞬间,又像是想到了什么,竟没有发作,而是道:“那便由我同你一道吧。只是张大人也得给个理由,我等原本的安排计划得好好的,你凭什么说那边有埋伏,难道是怀疑我香堂中的人泄露了消息?”
天教之中,讲的便是帮扶信任,入了教便是生死相交的兄弟。
此乃教规。
众人一听汉子这话都不由窃窃私语,看向张遮的目光也古怪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