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穿越]掀翻大宋 > 第26章 三步走战略

第26章 三步走战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难不成真是个商贾奇才?

潘邓接着说:“……还可征集有技艺的老师傅,织布,烧瓷等等,不过此几项若要见成效,少则一两年,多则两三年。若想快速发展,还是以禽类为主。不过我从前在村中,乡亲们做些小买卖糊口,都靠扛着货物来到东平府售卖。”

“因此这第二步,就是在府城规划出一个新的区域,专供人贩卖货物,加以管束。”

主簿点点头,“这是自然,若是能帮到府下诸镇诸村,自当竭力。”

孟同知却听出里面玄机,眉毛一皱,“村镇的人都把货物售给府城,岂不是减损了府城?”

这是典型的只知分蛋糕,而不会把蛋糕做大的思想了。

孟同知又说:“虽你说的织布,烧瓷听起来好,但是农人自该安心耕田,岂能做商贾事?”

这是典型的古代重农抑商思想,潘邓摇摇头,只懂得第一产业,却忽视了强大的第二产业,不懂得调节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很难有质的飞跃呀。

“孟同知可知竹口村自从请了林篾匠进村传授,一个月后便能靠竹编赚钱,若是他们只靠种田谋生,怕是今年的夏税都征收不上。”

提到收税艰难,孟同知哑火了,他讷讷说到,“那也不能重商轻农。”

他又问:“那我方才第一问呢?你都叫村中人来到府城兜售货品,长此以往,岂不是亏损府城?”

潘邓不欲过多解释,只说:“我曾听闻东京城中庙会不断,大相国寺每月两会,城中繁华无比,每日都有上万人进城,小商贩,小经济无数,东京也是日日繁华,可见不会轻易亏损。”

明主簿赞成的点点头,“我在东京城待过一段时日,不仅不会有亏损,相反每次举办些盛典,大相国寺庙会,清明郊游,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还有每年一度的金明池,都能带来很多收益……”

“可惜我们这个地方,没有那样好看的园林,要兴建又太耗费人力物力。”

潘邓笑笑,“没有园林有什么要紧?我们照样能发展旅游业,吸引各地游客,来东平府游玩消费,提高府城百姓的收入。”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想明白了,对呀!那洛阳牡丹节,多少人去洛阳旅游,天南海北共赴洛阳,就为了观看牡丹盛放的盛世之景,这样来一波游客,收入不是猛地就增长了!还真是短时间内,就能快速增长!

孟同知着急的问:“我们怎么吸引游客?咱们山东,也没甚么好看。”

潘邓微微一笑,“这就是我的第三步了,咱们东平府没有名胜,但诸位可知泰安神州擂台赛?”

“哎呀!对了!”有人拍着大腿。

“是了是了!没有盛典,咱们办盛典就是!”

“咱们也办摔角赛!”

“办甚么摔角赛,他们办摔角赛,咱们也做文抄公吗!”

“那咱们办个什么?赏画?五岳?”

众人神情激动,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吐出一个词来:“蹴鞠!”

“哈哈哈哈哈哈哈!”

堂上一片哄然大笑,诸位十分开怀,“我看这事,真能行!”没准就真叫他们办起来了,猛赚一笔,也能叫几位上官在考评之时得个优,叫诸位吏员别再如此亲清贫,也能富上一富呢!

众人又都看向潘邓:“潘押司,你想的是什么!”

潘邓也不负众望,“和诸位一样,咱山东要办赛事,蹴鞠最好。”众人便都嘻嘻哈哈的笑了。

这就是潘邓结合东平府的情况给出的发展建议:稳健发展第一产业,逐渐发展第二产业,再在恰当的时机发展旅游业,依靠第三产业,这才是发展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王牌,等到人民手中多多少少有了余钱,再来逐步增加第二产业的占比,稳健调整产业结构,再征收十年税也不怕!

潘邓转而又问:“不过要办蹴鞠赛,还需要广而告之,咱们府中,能发行小报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