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里正大人何时登基 > 第13章 第 13 章

第13章 第 1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千人的队伍里,青壮年不足四成,大部分是爹娘带着三四个孩子,上头还有一两个老人。

也有一小部分是母亲带着孩子,细问之下才知道,家里男人嫌他们是累赘,便半路将他们抛下,投奔去了其他地方。

若是盛世不管,这样的年岁里,还不知道这些孤儿寡母会经历些什么。

石村长也算是熟手了,帮着统计各家各户的人数,最后忍不住凑到盛世跟前说:

“里正大人,我怎么觉得这里面的孩子有些过于多了?”

在石村长看来,孩子是算不得劳力的,也干不了什么活。等这些孩子长大能干活,还不知道要几年呢。

所以他更希望来的是青壮年,这样垦地耕种也会快上许多。

盛世扫了一眼,这些人里的孩童确实异常得多,很明显陈县令在收拢难民的时候,特意筛选过了。

陈县令压根就没打算让这些难民在广武扎根,也不指望他们在这边垦地耕种。他的目的就是不违抗朝廷命令,随随便便将这些人养一个多月,别饿死就行。

到时候这些人想去哪去哪,朝廷总不能让他们一个小县城养他们一辈子。

而孩子也是算在朝廷分配的三千人配额里,孩子越小吃得越少。尤其是那些还抱在怀里吃奶的,也算了人头,但却可以省下一人份的粮食。

对此,盛世也没什么好说的。

不论年龄大小,都是一条人命。

况且他以后安排的工作,也不是非得重劳力才能干,带娃的女人也能赚钱补贴家用。

人人都能自食其力。

“无妨,周管家那边带人继续给他们做登记,你带着村里的妇人,先帮他们解决吃饭的问题。一切等吃饱了再说。”

虽然陈县令不做人,也懒得为他们登记户籍,但盛世却不同。这些人来了,便是他祖安镇的百姓,一个个都得登记造册备了案,以后谁也别想跟他抢人。

盛世说的吃饱,便是将陈县令让人带过来的十日粮食,直接取了三成出来,做了一顿实实在在的干饭。

难民们四处流浪了一月有余,终于在今天吃上了馒头。虽然只是粗面,那也是往日的稀汤寡水所不能比的。

不少人咬了第一口馒头后,就忍不住落了泪。

甚至有天真的孩童问他家大人:“娘,以后我能天天吃这个吗?之前的汤,喝完肚子里都是水,走路都能听到水在响。”

他的母亲抹了下眼泪,赶紧斥责他。

“胡说什么呢,那是朝廷发的粮,哪里都是水了。以后这话万不敢再说了。”

惹恼了大人们,他们日后怕是连稀汤都喝不上。

家中大旱,颗粒无收,接下来的几个月是最难熬的。若是没有朝廷接济,他们哪里有活命的机会?

盛世过来看看大家吃得如何了,没走几步就听到了母子两的对话。

他脚步一顿,抬头扫视全场,只见所有人都紧紧地抱着分到的馒头,小心翼翼护在身前,生怕被人抢了去。

有些人小口小口咬着,生怕吃太快一会儿忘了馒头的滋味。也有人大口嚼着,怕吃太慢回头被人抢了去,得不偿失。

人间百态,尽是心酸。

他转身让人去将村里的牛车拉过来卸下。

等到牛车卸在众人面前的空地上。盛世脚步一跨,便上了车驾。

难民们本就坐在地上吃东西,这会儿齐齐抬头看着高高站在车驾上的盛世。

盛世见大家的目光都聚拢了过来,清了清喉咙道:

“如今你们来了我祖安镇,以后便是我祖安的百姓。其实大家都一样,我们这些人原先也是难民,也是刚刚搬来的,比你们也就早了十天。

你们看,十天的时间,这里的屋舍被修了一番,地也平整出来不少。

所有的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至于你们最担心的粮食问题。我今日只让人给你们每人发了一个馒头,不是因为没有馒头,也不是怕你们吃太多。而是你们饿了太久,暴食容易伤及脾胃,到时候生了病,就得不偿失了。

馒头多得是,也都已经蒸好。等你们身体恢复些,想吃多少吃多少,管饱。”

盛世这话说完,长安立即懂事地将遮盖馒头的布掀开,让众人看到那一筐筐的粗面馒头。

也就是如今大家每人手里都有吃的捧着,若是之前饿狠了,怕是得一窝蜂冲上去哄抢。

有人忍不住问:“这些真的随便我们吃吗?”

盛世点头,“自然。”

“不过,”他话音一转,继续道:“但前提是你们得将这里当做你们的家,新家,而新家需要你们自己去建。”

众人顿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盛世耐心地看着他们讨论,最后有人突然站起来,喊道:“若你能让我们一家子不饿肚子,那我赵老三跟你干了!”

不再忍饥挨饿,是他们最深也是唯一的愿望。

这人刚说完,立即又有人站起来附和,表示只要盛世能做到不让他们饿肚子,那让他们干什么都行。

刚刚那个说以后都要吃馒头的小孩,怯生生回头问他娘。

“娘,这是我以后可以吃馒头的意思吗?”

他娘狠狠地点了点头。

就算她只是个妇人,但为了他们母子,她也可以什么苦活重活都干!

盛世见这些人的精神面貌突然焕然一新,心中很是满意。

垂头丧气,可不是他们祖安的风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