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几套房子的设计图,包括屋内各个房间的隔断都标了出来,甚至还有每个房间还画上了家具,表面他们的用途。
石村长和齐村长啧啧称奇。
“啧,这四四方方的大房子,真漂亮。”
“啧,这窗户开得真大真好看。”
“老石啊,这是衣柜吗?我看着好似是打开的,里面还有衣服呢。就是衣服为何不是叠起来却是挂着的,半夜起来恐怕要被吓坏。”
“咱里正大人正气足,怎么会怕。只是门前这块地怎会种着花?”
“我看看我看看,确实是花啊,我觉得还是种菜好,到时候门前薅把菜,转身就能进厨房做饭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嘿嘿。”
两人对着几张图纸赞不绝口,根本没管火炕。
而另一边,盛世则继续与王管事商议火炕烟道的问题。他毕竟只是见过暖炕,并没有亲手搭过,因此实际会遇到的问题,只能问问专业的人士。
王管事叠好图纸,表示马上去召集两个村里做过泥瓦匠的人,一起讨论。
他们这边刚聊完,就听到那边石村长和齐村长连说了三个好,“老石你可别跟我抢,我就要建这个样式的。”
见盛世和王管事齐齐看过去,两个加起来超过百岁的老人,顿时脸红了起来,“那个,里正大人,老头子觉得咱们明天就可以开始建!”
盛世:“……”
太得意忘形了吧。
“图纸有了,接下来我们得烧砖瓦。”
建房子的砖瓦,若是从其他地方买,自然很贵,还得考虑路途远近。
盛世怎么算怎么觉得买砖亏,于是便决定在村子的东北角建一个砖瓦窑,专门用来烧砖瓦。
百姓们想要砖,可以自己去挖土运到砖瓦窑烧制,只是会多费些人力罢了。冬日里本就没有什么农活,烧砖瓦不仅能盖房子,还能取暖。
况且是给自家做的,大家自是干劲十足。
村里能人不少,有人曾经帮陶器坊烧过陶器,也懂得如何分辨土壤,于是便自告奋勇帮着大家看土找土。
为了让大家都跟着积极地烧砖建房,石村长不仅天天动员,甚至还请长安将一张他觉得最好看的房屋设计图给临摹下来,张贴在村口的告示栏上。
齐村长自然不甘示弱,也将他觉得好的那张图找人临摹了下来,贴在河东村的村口。
这一举动引得两个村里的小孩天天往告示栏那里跑,然后回去磨自家大人,说隔壁谁谁谁家说了要建砖瓦房,我们家怎么不去。
当第一批砖烧出来的时候,京中也传来了消息。
信是周管家写的,而负责护送的,是石莽训练了几个月的下属,领队的是从军中就开始跟着石莽的兄弟,名叫常北。
“少爷,这是周管家让我等交给你的。”令人这般护送,自然不止是一封简单的信件,随信一同寄回来的,还有满当当的银子。
这还是盛世第一次见到回头银。
有了银子,后面的事就好办多了,而且晋阳城及周边诸城的香皂肥皂生意也可以开始了。
盛世将信展开。
周管家在信中详细说了香皂售卖的事宜,并表示忠平侯夫人简直出乎了他的预料。也不知夫人如何运作的,最后长公主跟太子妃全都抢起了香皂,最后两人谁都没得到,而是被长公主的姑姑大长公主抢了去。
长公主和太子妃只能等到一月后,其他贵女们见这三人这般抢,自然也心痒难耐想要下手。
周管家趁机暗戳戳炒作了一波,最后第一批香皂全被权贵们高价内定走了。其他人只能等到后期调货。
等到第二次发售,贵女们家中的仆妇丫鬟差点将屋子给掀了,当天人挤人,还有人将鞋子跑没了,发髻也挤散了。
最后很多人买不着,便只能退而求其次,买了肥皂回去,味道虽然差一些,但也总比什么都没抢到强。
到了如今,谁家没有用过香皂肥皂,是要被京中贵人圈子嘲笑排挤的。
盛世看到这,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头,算是开得不错。
只是他再往下翻一页,却猛地站起身,匆忙往外走。
盛昌则病了,已经从京都转移回晋阳。
周管家信中虽没明说,但还是暗示情况不容乐观。
“来人,备马去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