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的情况比大家以为的还要严重。
暴雨持续下了一个月有余,虽说已经停了下来,但灾害已经形成,即便是现在的弥补都为时晚矣。
抵达福门市的第二天,叶靖琛就召集了包括易安在内的众多先遣部队来商议赈灾一事,他详细的询问了遇害者人数、损毁的房屋田地、给本市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等。
易安是个一丝不苟的好官员,他把到来后全部的详情都认真的记录在案,此刻毫无掩饰转告给叶靖琛听,听完后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了。
死了那么多的人,造成了如此严重的损失,这是来之前大家都始料未及的。叶靖琛纵使能干但到底年轻,这类事件他还是第一次经历,听完易安的描述后,就连一向足智多谋的叶小侯爷都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在面对大自然的天威、面对生死大事,人是那样的脆弱而渺小。
然而事情还远不止眼前看到的这般糟糕,暴雨带来的恶劣影响还在持续。倒塌的房屋无法住人,便会有很多的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被洪水淹没的田地在数年内都不能再种植,失去土地的百姓颗粒无收,最终的结局就是渐渐沦为乞丐……
洪水退去后可能会引发大面积的瘟疫;无家可归、无田可种的百姓会彻底沦为难民。而这些难民好一点的会涌入其他城镇,给当地的百姓和治安带来骚动;再坏一些的预想便是那些年富力强的难民落草为寇,做起打家劫舍的土匪。
这些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唯一让叶靖琛稍微心安的是,易安非常的能干,在他们到来之前,诸如收容难民、医治病患、敛葬尸体之类的工作,已经完成的七七八八了。
叶靖琛等人此行的最主要目的,还是代表朝堂和圣上,来慰问灾民。至于实际上的救灾工作,依旧由先遣赈灾队伍去完成。
其实叶靖琛是很想留下来做些实事的,但圣意难违,来之前皇上已经下旨交代了他们此行的主要任务,后续还要前往其他城镇走一遭,所以他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留在任何一个地点帮忙。
就好比怀安市,整个闽南诸如此类的小城镇多如牛毛,他们根本就不在此行任务当中,即便是先遣过来赈灾救人的队伍,也多半不会去到他们那里。就算是整个城的百姓都遇难了,也不过是悄无声息的没了,朝廷那边甚至可能都不会知晓他们的存在。
怀安市的百姓运气好,遇到了意外驻扎在那里的叶靖琛,而刚好叶靖琛心善,甘愿冒着违抗圣意的风险帮了他们一把。可是其他的小城镇就没那么走运了,叶靖琛甚至都不知晓这些小城镇的存在。即便知道了他也不可能每个都帮,他没那么大的权利去调动更多的军队。
叶靖琛向易安说明了自己的身不由己,委婉的表示他们最多能在本地逗留两日,因为还有好几个城镇等待着他们去执行任务。又因为所带人手有限,他们甚至在这两日里都帮不上什么忙。
好在易安是个明事理之人,又在朝中浸淫多年,十分懂得官场上的那一套规矩,因此也更加能体谅叶靖琛的无奈,他不仅没有表达任何的不满,还感激叶靖琛代表圣上来慰问灾民,这多少能鼓舞一下人心,舒缓灾民心中的情绪。
“小侯爷是知道的,很多百姓遭此一难,没了家人、房屋和田地,他们心中一定多有怨怼愤怒,若是不能及时的疏导这些不良情绪,说不定他们就会因此恨上朝廷,到时候灾民变刁民,做出什么对大凉不利的事情,后果可能会更加的严重。”易安说这些话的时候,眉头就一直没舒展下来过。
叶靖琛的脸色也不是很好,今天一天下来,他听完易安讲述福门市的具体灾情,越听越是心惊。据易安所说,福门市做为闽南数一数二的重要城市,本身就物资储备丰富、驻守的官兵也相对较多,在灾情开始时,朝廷派来的几波赈灾队伍,也是紧着几个重要城市展开救援。
即便如此,福门市的情况仍旧不容乐观,那么那些物资和官兵比不上福门市,又得不到朝廷赈灾的小城镇,是何等的光景?那里的百姓是真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吧,所谓大灾过后十室九空,绝非一句戏言。
“有劳易大人辛苦了,待我回定京后,一定如实上奏给圣上,并会和众臣联名上书请求圣上加派官兵来闽南赈灾。”叶靖琛一字一字的保证道,他知道自己这次带的这些人和物资,下放到各个城镇去救灾,真的是杯水车薪,还不如早日回朝向皇上禀明情况,为灾区争取来更多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