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红楼之林中燕[黛玉×燕临] > 第37章 嘱托

第37章 嘱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燕临沉声道:“林姑娘所中之毒,唤作‘莲华’,我从神医那里听说后,也查阅古籍,这才确认,这种奇毒来自极东的扶桑国。是何人所有,想必老太君也是心中有数。”

燕牧提醒道:“老太君,下毒之事,可以让临儿去查,也可以贵府自己查。不过一旦临儿查了,势必要奏报圣上,到时老太君须不能怪我儿。要知道自古忠孝难两全啊!”

贾母露出一丝微笑,看着燕临,道:“忠孝?这么说临儿还是认我这个长辈的?”

燕临肃然道:“老太君疼爱林姑娘,林姑娘如何不知?她幼失怙恃,全靠老太君庇护,长大成人,而我,才能匹配如此佳偶。老太君的恩情,燕临不敢忘。但有人不念亲情礼法、违背恩义道德、行此歹毒之事,燕临也恳请老太君严惩不贷,切不可养痈遗患!”

贾母拄了一下御赐盘金龙拐杖,道:“你放心,我必然会给你一个交代,圣上那里我也是要请罪的!”说着,就要站起来,鸳鸯连忙扶起贾母,向外走去。

贾母站定,又回望起身相送的燕牧,问道:“侯爷从前就认识我们家林姑爷吧?!”

燕牧笑了:“什么都瞒不过老太君!”

贾母叹息一声,径直去了。

话分两头,大观园里出了这么大的事,黛玉明明快要出嫁了,结果被林府接了去,众姊妹惊疑万分。

潇湘馆里呢,因蒋嬷嬷、王嬷嬷和雪雁是林家家生子,自然是跟着黛玉去了积余街,而紫鹃因着贾母把她一家子都赏给黛玉做陪房,也就一起跟了去。

余下的自然是春纤为首,还有一个小丫头和几个粗使的婆子。平日里蒋嬷嬷对他们管教甚严,黛玉又是顶大方的一个人,临走前又给了一笔钱,足够让婆子们回家摆起老太太的派头来。

而对着春纤,黛玉又额外叮嘱一番,春纤一一应了。

等黛玉一走,贾母果然招春纤几人问话,她们不敢隐瞒,将黛玉中毒的前因后果照实说了。

接着春纤便按着黛玉吩咐的,先是来到李纨处,奉上一套四书,李纨接过,粗翻了一番,不由吃惊,道:“这是……”

春纤微笑点头,道:“这正是林姑爷当年乡试前的笔记,姑娘说兰爷将来必定也是要科举的,送与他,才算不辜负了这些笔墨,还望大奶奶不要嫌弃!”

李纨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半晌才道:“林姑娘有心了!她身子还好吧?”

春纤叹道:“到底也遭了大罪!”

李纨道:“她是个有后福的。我领她这个情!”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春纤辞了出来,带着小丫头又到了惜春处。

惜春早有猜测,见了春纤便笑:“可是我林姐姐有什么要托付我的?”天狼也跳了出来,围着春纤转。春纤送上一个锦盒,然后便轻轻抚着天狼。

惜春打开一看,竟是唐寅的《溪山渔隐图》,不禁痴痴看起来。春纤看着惜春爱不释手的样子,便说:“我们姑娘还有一句,大隐隐于市,四姑娘不必老想着做姑子去!”

惜春闻言,噗嗤笑出声,她自己也知道,这贪看名画忘初心的劲儿,哪里真能去庵里青灯古佛呢?

春纤从藕香榭出来,又去了栊翠庵。她看着掩得严严实实的门,迟疑了一会儿,方才拍打几下,开门的是一个婆子。

春纤道:“槛外人求见慧明法师。”

婆子也不说话,关上门。春纤又等了一会儿,迎春带着绣橘出来了,见是春纤她们,便让人进去。

迎春问道:“我怎么听说先前宫里来人,将你们姑娘接走了?她身子一直不好,这是怎么了?”

春纤对着这么一个出家人,倒还能多说几句。

迎春湿了眼睛,道:“我总以为林妹妹顺利些,不想竟也这么多波折。女人多半是苦的,只盼着她先苦后甜!”

春纤道:“这是我们姑娘让我转交二姑娘的,都是簇新的,还请不要嫌弃!”

绣橘接过一看,都是素色的大毛料,喜道:“难为林姑娘想着我们,正是我们用的上的!今年宝二奶奶着人来裁衣,又说好料子难得之类的话,我们姑娘又不敢争辩……”

迎春便喝止了她。绣橘撇撇嘴,不说话了。

春纤又道:“我们姑娘还有一事相求!”说着,指着身后的小丫头道:“这是我们潇湘馆的丫头,她虽是家生子,但老子去得早,娘又改嫁了,实在可怜。她平时不多话,倒也勤恳,与二姑娘洒水扫地,做些粗活吧!”

小丫头上前磕头,迎春心软,只说若是宝二奶奶应了就行。

春纤说好,又与她们闲话几句,便告辞出来。绣橘送她,道:“不敢多留你,就怕妙玉又有什么话说。得空了,我来找你!”

春纤道好,这才走到大观园门口,先前让宫里人踹了一脚的婆子早换了。新的这个婆子有眼色得多,见到春纤,凑上来请安,问道:“姑娘上哪儿去?”

春纤道:“要去琏二奶奶那里,不知今日还能不能出去,妈妈还拦人不拦?”

婆子赔笑道:“谁敢拦着姑娘不成。自然是去得,去得!”

春纤笑了,也不多话,出了大观园,自往凤姐院子里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