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驭剑飞仙》开始在《快意林》上连载,次年出单行本,后续又卖出电影改编、京剧改编的版权,成为了民国武侠一面新的旗帜。
他的读者越来越多,渐渐多过了前辈刀戈和引剑堂主。
可惜好景不长。
七七事变,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
夷陵老叟的名气太大了,大到日本人“诚意”邀请他,到伪政府的文/化部门出任伪职,宣扬日本的“先进”思想,美化日本侵/华的行为。
作为一个中国的底层知识分子,夷陵老叟是有气节在的。
他平日里写武侠小说,写的是拯救苍生的大义,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亦不能屈,岂能做那人人唾骂的汉奸走狗?
他屡次拒绝的行为,惹怒了日本人。
日本人便给他扣了一顶“重庆特务”的帽子,抄了他的家(导致《驭剑飞仙》后半部分的大纲设定,全部遗失),把他关进了监狱,变着花样地酷刑折磨。
到四年后出狱,他的一双眼睛,在辣椒粉的摧残下,已经完全失明了。
他承受不住身心的重创,在朋友的劝诱下,吸食上了鸦/片,以减轻心理上的巨大痛苦,生活因而变得十分拮据。四小姐想带他北上,投靠父亲,却得知,北京正在粮食管控,徐家一大家子吃饭都成问题。
雅集书局的孔老板听说了他的境遇,将他接去了孔宅。
孔老板敬佩他有滔天才华,又不失民族大义,待他礼遇有加,鼓励他继续创作《驭剑飞仙》,莫要辜负了读者们的期待,也莫要浪费了自己的才华。他看不见了,没办法自己写了,孔老板就给他请了两个助理,由他口述故事情节,助理来记录。他的创作热情再度燃起,中断了的《驭剑飞仙》,得以写下去。
为了报答孔老板,抗战胜利后,他将作品版权,都交给了雅集书局。
战后书市火热,夷陵老叟的稿费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
在热情书迷呼吁下,他的日更速度,达到两三万字。
解放前夕,有香港书商给他全家都买了去往香港的船票,邀请他去香港发展,但他拒绝了。
1955年,清除“有毒/害的图书”运动开始了。
武侠小说遭到封禁,一禁就三十年。
人生有几多个三十年,当时的夷陵老叟,已经五十多岁了,这代表着,《驭剑飞仙》永远没有机会写完了。
诚然,《驭剑飞仙》全集并不是一套完美的武侠小说。
第一不完美,在于它没有结局。
第二不完美,在于它的作者有鸦/片瘾,固然能刺激其大脑的想象力,也会导致小说情节过于发散,前后不搭。
但不妨碍它在当时,被誉为“天下第一奇书”,到了后世,被尊为“武侠小说的百科全书 ”,其中的人名、地名、刀名、剑名,武功招式的名字,不断被台湾的鸿沉客、折月楼主们,香港的秦庚、余文畴、丁履们借鉴。
开创的主角掉落悬崖不死,山洞遇见灵兽/宝藏/秘籍,得到千年灵芝/仙丹/奇异果,功力大涨,双剑合璧、天下无敌等种种设定,都成了后世武侠的固定套路,是对新派武侠影响最大的旧派武侠小说。
当然了,它也是“仙侠资料库”——
开创了武侠小说中的仙侠流;
讲述的几代蜀山剑派弟子,斩妖除魔的故事,也给后世的仙侠游戏开发商们,提供了不知多少灵感。
在特殊年代里,夷陵老叟没有遭到波及。
因为他曾在齐安县中学的全校大会上,痛批过武侠小说,影响了青少年的思想健康,也因为他在抗战时期,面对日本人的残酷逼迫,不屈不挠,坚决不出任伪职的英勇表现。
他只是不能再写《驭剑飞仙》了。
两个带着红袖章的同志,把他送去协和医院,经过大半年的治疗,他戒除了鸦/片瘾。
之后,他在文协同志的鼓励下,开始学习新的文学理论基础,尝试着创作有益于人民的,进步的文章,写完了《戚继光传》,又写《陆游传》。
他坐在窗前,阳光下,口述完《陆游传》的最后一章,就闭目长逝了。
享年八十五岁,恰与陆游同寿。
如果他当年去了香港,或许,会把《驭剑飞仙》全集写完。
又或许,戒不了鸦/片,根本活不到八十五岁,谁知道呢。”
***
苏椰到了地球,该醒了。
但她仍沉浸在夷陵老叟的故事里,久久无法自拔,眼角渗出的泪水,一行接一行。
有人拍了拍她的肩膀,同她讲——
“同志,电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