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我在江湖送外卖 > 第30章 夷陵老叟VS五元醉仙鸡3

第30章 夷陵老叟VS五元醉仙鸡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如今里面的座椅和门头的匾额,都不及前两次来的时候,瞧着光鲜了。

唉,二十年不见,终究是旧了。

战后,街头上往来的轿车少了,要么被强行征收了,要么被炮弹轰没了,要么提前开走了,开离了上海。

人们消费降级,黄包车的需求,不降反增。

苏椰一出门,就见左右两排,停了不少黄包车,车夫们都穿着粗布衣衫,或坐或站,三两交谈着的,都挺兴奋,新时代、新生活嘛!低头抽着旱烟的,表情则比较淡然,牛马人、牛马命,什么时候都一样。

见有人看完了电影出来,马上跃跃欲试地上前。

看清楚了,苏椰穿的是中山装,都纷纷退了回去,恢复了原状。

他们跟那位保洁阿姨的想法一样——

穿中山装的人,无论男女,都不娇气!

坐黄包车,两条腿是舒服了,但哪有脚踏实地走在路上,心里头舒坦?

默认了不可能是他们的客人。

苏椰便走到一个看上去二十多岁,正一脸憨笑同身边老叔闲聊,精神头挺足的年轻车夫,询问拉车服务,“去一趟南京路上的孔宅,五角钱够了吧?”

“够了,足够了!”

年轻的车夫受宠若惊。

他的脸上,露出了劳动人民特有的淳朴和干劲。

苏椰便从口袋里取出仅有的五角钱,递给了他,“我去孔宅,辛苦师傅了。”

年轻的车夫道了声谢过,迅速收好钱,等苏椰上了车,调整好姿势,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今天的第一单生意中去了。

他拉的又快又稳,脸上还总挂着快乐的笑,一看就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苏椰挺满意,她喜欢笑面人。

他还哼起了歌,“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脸上/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这歌苏椰听过。

北方过年,超市里总放,叫人听了,特别想买串儿糖葫芦来吃一吃。

原来,这么早就有了啊。

不过……

她随口唠了一句,“现在三月了,年都过了吧,您还在唱拜年歌啊?”

“拜年歌?”

年轻的车夫反对,“这是抗战胜利纪念歌!”

啊?

这么喜庆的嘛……

“我……我平时都当拜年歌唱的,不知道还有这一层意义。”

苏椰在他的背后,羞愧地低下了头。

暗自回忆着,都有些什么歌词来着?

“您这身中山装啊,可真是……白穿了!”

年轻的车夫忽然一回头,“不会是偷穿了家里大人的吧?”

苏椰红着脸,点了点头,“我错了。”

“唉,我就说嘛,能穿上中山装的,都是有文化、有觉悟的人,怎么可能十几公里的路,都走不下来?”

年轻的车夫见她小孩一个,没文化也没觉悟,就不哼歌了,开始板起了脸,教育她了,“这首歌叫《恭喜恭喜》,是去年抗日战争胜利,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苦尽甘来而作。不过,发表的时候,刚好是农历新年。记住了?”

苏椰受教点头,“记住了。”

嗯,这份工作怎么说呢,除了能挣钱,还挺涨知识的。

武侠,和武侠以外的知识。

***

孔宅到了。

很高、很大,门楣是苏椰身高的两倍,一眼望去,不知占了方圆多少公里地,已经1946年了,要不是姓孔,怕是不能有这样的排面。

大户人家,有保安护院,不能直接进入。

苏椰礼貌地问,“夷陵老叟……就是常福为常先生,是住这里吧?”

“你找常先生,什么事啊?”

大肚保安看了一眼她,又看了一眼她手上的大号“酒葫芦”,用力嗅了一鼻子,尽显酒鬼本色,“这里边,是好酒么?”

“呃,这里边是药汤,听说常先生他病了,我家阿妈专门做的。”

苏椰是个聪明的,赶紧暗中向小vi支了50块钱。

然后,伸手向口袋里一掏,掏出一张手掌大小,底色枯黄,图案为京张铁路的50元纸币,塞给了大肚保安,“叔叔,这是我的零用钱,孝敬您喝酒!不多,您别嫌弃。”

蚊子腿儿也是肉啊!

大肚保安当然不嫌弃,只不过……

“你这个小姑娘,心肠是顶顶好的,晓得孝敬长辈。”

他面露为难,“但叫我为难啊!我干这活,是给人看家护院的,说白了,跟条狗没区别。孔家规矩大,不能随便放外人进去!”

说着,将纸币推了回去。

心中颇为不舍,瞅了一眼又一眼,眼神都快拉丝儿了。

“我不算外人的!能不能帮我通报一声?就说……就说,我是孟霄的女儿。我想,常先生他会愿意见我的。”

苏椰编完了,赶紧又将纸币塞还给了大肚保安,诚恳地拜托,“叔叔,麻烦您了!”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这是一句圣言,放之四海而皆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