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知暖转眼望过去,就见董先生急匆匆走了过来。
“董先生过年好!您这是才回来么?”
“丫头过年好!还真让你说对了,我这才撂下行李就到你这儿来了。”董先生一脸懊悔,“唉!这过年回乡探亲,也不知耽误了多少事儿!”
赵知暖满脸好奇,她实在是想不出来过年回乡能耽误什么事儿。
董先生瞅了她一眼,语气幽怨:“听说你初五就开业了?还做了那个叫饺子的吃食?”
点头。
“今日又有元宝锦鲤形的汤圆?”
乖巧点头。
“你看,因为回乡探亲我都没吃上,这不就耽误我事儿了么?”董先生伸长脖子往店里看了看,看到食客碗中的汤圆,哀怨道。
“也不知今日还能不能吃上这汤圆了。”
赵知暖看着董先生因为没吃到好吃的要碎掉的样子,笑到头掉。
只是她面儿上还不能表现出来,只能憋着道:“董先生放心,自己人的那份儿我还是会留的,一会儿你和我们一起吃汤圆便好。”
“至于饺子也简单,您想吃的时候就告诉我,我随时可以包给您吃啊!”
董先生一听放下心来:“好好,丫头,那我先去店里点些别的等着,一会儿你们吃汤圆的时候一定要叫我!”
只是他还没迈开步子,就见张家家主带着张清远下了马车:“董先生,过年好啊!有段日子没见,最近还好么?”
“张老板?”董先生有些意外,“您也来暖食记吃汤圆了?”
张家家主看看赵知暖:“那是自然,赵姑娘做的汤圆好吃又吉利,我今日也是饱了口福了。”
董先生点点头:“这话对!”
他又向赵知暖介绍道:“丫头,这位就是张老板,我店里的药材都是从他这里进的!”
赵知暖:“???”
天下竟然有这么巧的事情?
此话一出,张家家主也楞了半晌,他看看赵知暖又看看董先生,然后大笑道:“哈哈,原来赵姑娘说的恩人先生就是你啊?”
张家家主将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然后感慨道:“董老弟,你真是遇到了一位忠实买家,我要是能遇到这样的,做梦都会笑醒。”
董先生捋了捋胡子,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然后他想起什么,偷偷对赵知暖眨了眨眼睛,又对张家家主说道:
“张老板,既然你如此有诚意,那赵姑娘这位忠实买家就让给你好了。”
“这…赵姑娘,那你意下如何?”张家家主笑眯眯看着赵知暖。
“既然董先生都这么说了,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她又小心翼翼问道:“只是不知刚才张东家给的价还算数么?”
张家家主:“…”
“刚才给的价?”董先生幽怨的声音传来。
“我店里所有药材,都是按从张老板这里进货的价卖给赵姑娘的。”
“可听赵姑娘的意思,刚才张老板给了她更优惠的价?”
看人下菜碟儿是商人常干的事儿,大家都习以为常,只是被这样当面戳穿,张家家主面子上工总是有些挂不住。
“董老弟,你这话说的,我给你的价不是许多年前的事儿了么,那时候真是最优惠的啊!”正月里的天并不暖和,可张家家主额头上竟沁出了一层汗。
善春堂可是城南生意最好的医馆,若是丢了就得不偿失了。
他瞅了瞅笑得人畜无害的赵知暖,暗自磨牙,后悔之前对她的评价。
什么重义轻利?
事实上她是对董先生重义,可对他可是重利啊!
看似一句不知深浅的问话,可把他害惨了。
他就不信她是无心之举!
她就是联合着董先生一齐压价!
“二位,这里人多耳杂,我们还是进店里慢慢商议吧!”
这一商议便商议到了夜幕降临。
最后赵知暖和董先生都如愿以偿获得了低价。
至于张家家主也没有亏,左右不过少赚了一些,还成了暖食记唯一的药材供货商。
送走董先生和张家家主父子,赵知暖才轻轻舒了口气。
此时已经是华灯初上,到处都在张灯结彩。
街道如落满星辰的银河,与夜空中如玉盘的圆月交相辉映。
关了店门与大伙儿走在灯火辉煌的街道上,赵知暖突然有一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不真实之感。
“姐姐,姐姐,这张面具怎么样?好看么?”路过一个摊子,知云选了一张面具戴着,转头问赵知暖。
恍惚之间竟然让她有种熟悉的感觉:“好...好看!”
她回了神看了看摊子上的其他面具:“大家都选一选吧,一会儿选好了我一起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