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推杯换盏之时,就有下人禀报:“禀老爷,六小姐特意请人为寿宴添菜,恭贺老爷康健无忧。”
“呵呵,小六最是贴心了。”杨阁老心中十分熨帖,他四十八得了这个闺女,也算是老来得女,再加上杨六嘴巴甜会哄人,虽然有时任性却也最得杨阁老疼爱。
“让人呈上来吧。”
婢女恭恭敬敬将菜端上来,杨阁老看着面前似莲花盛开的开水白菜,隐隐有些恼怒:“这是.....白菜?”
若是在后院的家宴上呈上这菜也就算了,可现在当着这么多外人上了这么一道菜,简直有些胡闹了。
那婢女不敢看杨阁老,话都有些哆嗦:“正是,六小姐说这道菜名为开水白菜,虽看着质朴,可味道清甜悠长,还请老爷品鉴。”
见杨阁老似要动怒,同在宴席上的杨家大公子站出来劝慰:“父亲,小妹特意着人做出这菜,许是这菜果真有过人之处,不如先品鉴一番。”
杨阁老压了压心中火气,淡淡点头,拿起勺子尝了一口汤。
这清汤看着寡淡如水,入口却在舌尖上绽放出千万颗露珠,带着些许幽香、些许咸鲜、些许醇厚,最后交织成千丝万缕的回甘萦绕在齿尖。
盛开于清汤中的白菜,叶片呈半透明玉色,食之清甜可口,通体舒坦。
整个宴席鸦雀无声,众人都静静等待着杨阁老的反应。
半晌,杨阁老放下汤勺:“所谓大道至简,古人诚不欺我,这开水白菜看着无趣,品上一口却有千般味道在里面。”
他看向婢女:“不知小六是从哪里请的大厨,居然能做出此等美味?”
“京中大大小小酒楼的菜老夫也算是品尝过一二,却不知还有这等厨师。”
“回老爷,六小姐请的是暖食记的东家赵姑娘亲自做得此菜。”婢女小心道,“暖食记今年春末夏初才开业,一开始开的是火锅店,后来又开了自助餐厅和私房菜馆。”
“火锅?自助?”杨阁老有些好奇,“这两个词儿倒是闻所未闻。”
下面有去过暖食记的宾客站起来解释了一番,更让杨阁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是有趣,老夫倒是想见一见这位赵姑娘了。”
此时做完菜的赵知暖本想走人,可却被刘管事拦了下来:“赵姑娘请稍等,府中有规定,诸位需等宴席结束才能离开。”
想想也是,这么大的宴席,菜品万一出了什么问题他们这些做菜的脱不了干系。
这话才说完,就见有小厮过来说是老爷请暖食记的赵姑娘。
赵知暖暗暗嘀咕:这杨六不会在她的菜里做了什么手脚吧!
可是现在身在杨府,想溜也溜不了了。
只得跟着小厮来到宴席上。
“民女赵知暖拜见杨大人,愿大人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长流水。”不管那开水白菜合不合心意,先将吉祥话递上再说。
“呵,你这小丫头倒很有趣。”杨阁老上下打量着赵知暖。
“这开水白菜老夫听也没听说过,不知赵姑娘是怎么想到在寿宴上做这道菜的?又是如何做出此等美味的?”
赵知暖暗暗松了口气,只要不是杨六动手脚,这点情况她还是能应付的。
“禀大人,民女听闻大人多年来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世人皆敬仰大人,常以华丽辞藻赞扬大人的品行和功德。”
“可民女笨嘴拙舌,说不出来那些漂亮的话,厨艺更是比不上府中大厨,就只好另辟蹊径,从最常见的白菜着手。”
“这开水白菜虽看着平常,制作过程却不简单:先是将老母鸡、老鸭、金华火腿、瑶柱等近十余种食材熬煮四个时辰至汤色呈乳白。”
“再用鸡胸肉蓉反复吊汤七次,将汤滤至清透如琥珀。”
“最后只选取白菜最里面的嫩心焯水呈半透明,逐叶修成莲花状放入瓷碗中注入那清汤上锅蒸,这才有了这如清水一般的效果。”
“这道菜大繁至简,如大人的功德一般令人惊叹。”
赵知暖说完在心中暗暗啐了一口:我呸你这个大反派,说这些话简直就脏了我的嘴!
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今儿在杨府这些漂亮话是不得不说的。
杨阁老看着赵知暖半晌才缓缓点头:“赵姑娘聪慧,一道看着简单的菜品竟然有这么多心思,不愧是小六看中的。”
众人也反应过来纷纷附和:“六小姐一片孝心可鉴日月啊!”
“京城那么多饭馆酒楼,六小姐必定是花了许多功夫打听到这暖食记的!”
.......
众人将杨六夸成了花儿,杨阁老脸上也十分有面儿,谁让杨六是他最疼爱的幺女呢。
“好,很好,小六很好,赵姑娘的菜也做得很好!”杨阁老笑得开怀,“来人,赏赵姑娘白银百两以表老夫的感谢。”
“民女多谢大人!”赵知暖连忙行礼,就这么一道菜竟然能赚百两银子!
还让那么多宾客知道了暖食记。
今儿这活儿,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