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煜一个激灵,“我问你,十五呢!”
小五见上司发怒,哆嗦起来,话也开始说不清。
祝煜只好问平时最清醒的小四,“小四,十五去哪了?”
小四默了下,“被他们给……害了。”
“他们敢谋杀京畿命官?”
祝煜目瞪口呆,在七国游走多年,逢人见到京畿命官无不退避三舍,竟还有敢刀剑相向的。这哪里是狭路相逢,分明是为掩盖什么罪证杀人灭口。
小四继续道:“他们人多,怕是讲不通道理,大人,咱们现在得撤了。”
祝煜回头看了一圈,雪壁高耸,风雪肆虐下他竟看不出自己到底身处哪个位置,“小四,我们怎么从寒天枯出来的?”
“什么寒天枯?”
小四疑惑道:“大人,您没去成啊!上次天裁寒山雪崩,塌了路,我们还没商量好怎么进山,您就犯了头痛。”
“我们从没进寒天枯,也没见到什么尘缘线?”
一群小喽啰齐齐摇首,“没有没有没有。”
风声呼啸,送来了远方的脚步声。
小四刚要开口,祝煜捂住他的嘴,带他压低身体,朝下躲,对着旁边几个人打手势:多少人?
旁边小五也比了个手势:起码三十,把咱们下山的路堵死了。
祝煜深吸一口气,继续打手势:一会跟紧我。
他仔细听那些人的脚步声,待声音朝上山的方向远去,他带着众人一路静步,贴着山壁迅速下山。
一路上迎风冒雪,直到半山腰的地方,太阳彻底落下去。周遭被浓郁的黑吞噬,祝煜隐约看到,在侧路上,鬼鬼祟祟潜伏着一大批人,燃着篝火取暖。
祝煜弓腰,继续凑到角落,发现竟然不止三十人,几乎快要成一支小队了。奇怪的是,他们坐在那,仿佛在休整,互相聊着什么。
祝煜听了良久,并不能听出这些人的目的,只发现他们口音并不是羌国口音,却都带着一股子玉津味道。除此之外,这些人装备齐全,似乎是要越过寒山执行什么隐蔽的任务。
寒山高耸,恰是羌国和大堰的国土边界。
多年的历练让祝煜脑子里形成无数种推测,想要摸清这些人的目的,却实在难以确认这些人的详细身份。
玉津的口音更像是官话,是最贴近京畿腔调的。能说玉津口音的人有许多,这不是能下定论的依据。
而七国并非完全和平相处,坐拥寒山的大堰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寒山易守难攻,是大堰国天然的屏障,除此之外,传闻寒山有先民留下的宝藏,只是碍于寒山有邪祟的传言,无人探索。
其余六国,甚至一些小部落,都对东之大堰虎视眈眈,若非大堰国君侯强干,京畿出兵帮助,大堰怀璧其罪,早就得被蚕食个干净。
尽管如此,几场交锋下去,大堰总是作为受害者,收了周边诸国的一部分土地。东之堰国一点点扩张,无形之间竟然成了国土面积最大的国,以十分委屈无辜的姿态直逼京畿,有威胁到京畿的势头。
大堰真的无辜吗?祝煜并不这么认为。
身后小一道:“他们这样私自在两国边境集结,是不是在干坏事啊?”
小四道:“不光明磊落,肯定不是好事。回去得上报大王和祝尹大人,给咱们小十五报仇。”
小一点点头,刚想说什么,一个喷嚏打出来。
祝煜眼都直了,忙让他闭嘴噤声,奈何这一声响动,已经惊动了篝火前的人,立即抄起兵刃,循声而来。
寒山只有光秃秃的山壁和厚重白雪,偏偏祝煜还穿得白红相间,格外显眼。
无路可逃,只能迎敌,祝煜同身后众人齐齐拔刀,与对方对峙起来。
“我们只是路过,并无恶意。”
可在眼前的人眼里,他的话并没有半分意义,举刀就劈。
祝煜是一身好武艺,然敌众我寡,只能边打边退。
山路崎岖,他们撤的也艰难,小喽啰们一个接一个倒下,滚烫鲜血落在雪上,大片晕开。
祝煜越发紧张,除了奋力搏杀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只能眼睁睁看着陪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小喽啰们死于刀下。
怒吼声在山间回荡,鲜血飞溅,他们撤过的路成了一片用鲜血和尸身铺成的尸路。
搏杀的时候,祝煜自己也身中数刀。
小四挣扎着对祝煜喊道:“大人别打了,快跑。”
祝煜划断一个人喉咙,执拗道:“我不当逃兵!”
“大人快逃,替我们报仇!”
话罢,小四挺刀,挡住敌方,冲着祝煜笑起来,“大人,快走吧,我们再也不给您拖后腿了!”
寒气在祝煜肺腑间碰撞,他呛了口风雪,泪在眼眶中聚集。
眼前小四绝望的笑,仿佛倒影着他小时候,刚到兵营跟在祝煜身后的样子。
祝煜不敢多想,闷声道:“我对不起你们。”
随后转身就跑。
小四干脆丢下刀,看了一眼祝煜远去的身影,张开双臂,用身体奋力阻拦敌人,其余几人见状也学着,张开手臂,用身体在狭窄的山道上撑起一条生路。
当新的一轮太阳升起的时候,寒山又是一副新模样。
大雪盖住遍地鲜血,落在横七竖八的尸身上。其中一具尸身,身上还要祝煜的披风,上面被血染红浸透,纷华霏丽的纹路模糊不清,雪沫落上去,像是残破的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