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 第5章 第 5 章

第5章 第 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其实看到番薯的时候苏榛还有点高兴,没想到这个时代已经有这种作物。

萧容告诉她,番薯是近两年才从海贸渠道引进的,粗生贱养,沙地都能种,根茎子母相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充饥代粮生食熟食都行,替大宁朝解决了开国饥荒的大问题。

来自现代的苏榛当然知道番薯的意义,可惜毕竟大面积种植时间不多,百姓们对番薯作法基本限于直接蒸、煮或烤。

开始的时候由叶氏负责做饭。

别看叶氏是王爷夫人,其实出身农家,是个能吃苦的,早先就随着夫君南征北战,一点儿不娇气。但任她再怎么能干,随军练来的厨艺毕竟有限,作法也单一。

苏榛开始的时候也是勉强跟着吃,她觉得自己刚来,要低调,但身体加胃口实在不允许,被迫“抢”了做饭大任。

她当时盘算了一下,想要熬过最后一个半月路程,无论如何不能只靠番薯,做得再好吃也不行,于是她把算盘打到了对萧家还不错的押解官差身上……

她跟官差打了个商量,说她在府里看过一本书,书上记了不少这些番邦作物的做法,特别好吃。所以,番薯由她处理,做出来的东西卖掉一半儿,得来的钱五成孝敬官差,剩下的,要准许她去买一些另外的吃食,否则两家人犯身子真的毁了,就根本走不到流放地。

官差本就一直坦护萧家人,更何况这买卖几乎算是无本生意,他们当然会答应,甚至还主动提供了盆子等物件儿。

苏榛便带着萧寒酥花了一个晚上,把其中一袋番薯切成小块再磨成粉、加水打成糊,再反复用布过滤出杂质,确保最后的淀粉糊最为纯净。

之后,一边赶路一边见缝插针的晾干了淀粉,并在驿站把淀粉加水,蒸出了苕皮卖了。

但她留了个心眼儿,只蒸苕皮,没细做,不想被旁人偷得了配方。

所以卖的钱不多,但也足够让萧、苏两家能吃上点肉包子、喝上点热汤水。

一直到白川府,苕皮还剩了三张,此刻都在萧寒酥手里。

“走,给你做好吃的去!”愁眉苦脸了整晚的苏榛终于笑了,心里有了主意。

苏榛借用厨房,还是先去问过了张掌柜。

张掌柜直言不必再付银钱。

“但我还需要用一下调料和其它配菜,这样好不好,我用多少,便按市价付您多少。”

“尽管用,重云公子包下客栈本就多付了银两。姑娘您是他的客人,我也不至于小气到您用点儿菜就另收银子。”

“那不成,该付的还是要付,就这么说定了。”苏榛心里有盘算,她要用的东西会比较多,所以不想占张掌柜便宜。

其实张掌柜能在鱼龙混杂的边境开客栈,自然不会是个计较的性子。但见苏榛执意要付,便也不好再拉扯,只让她们去了。

苏榛谢过,带着萧寒酥去了后厨。

行商客栈本身虽不以餐饮为主,但毕竟往来商队规模人数不少,所以后厨面积很大。

可惜灶有六个之多,占据了大部分空间,真正留给厨师的地儿相当局促。

并且,其中三个大灶一直没停火,不间断的供给客人热水、以及供暖天字号那一系列贵客房间的火墙、以及部分客房的火炕。

千锦庄有火墙苏榛不奇怪,可连一间边境客栈都有,想来这白川府倒不似苏榛想像中那种真的一毛不生的苦寒之地。

又或者本地太守是个能干的,毕竟令百姓安居、才能乐业。

苏榛先看备菜的灶桌:锅、蒸笼、擀面杖、蒜锤、板凳一应俱全。

菜篮里还有芫荽、白菘、干香菇以及小葱、姜蒜等物。窗边挂了几条风干的腊肉、鲜肉则放在窗下的缸里,另外还有一缸腌的芥菜水咸菜,灶台上还有已经泡发好的小盆干菇。更让她惊喜的是,墙角还有整整两麻袋的番薯。

她有了好主意。

两人先净了手,苏榛挑了小把芫荽和葱、小块姜、一头蒜,指使着萧寒酥去洗剥。

她则先在心里盘算:鲜猪肉在此朝算便宜的,一路流放过来看到路边小摊卖的,最贵的也没超过三十文一斤。

便大胆地在缸里取鲜肉割了一块儿,估摸着二两左右,半肥半瘦的肉质还不错。

又见灶台上那盆香菇也泡得不错,挑了三朵出来。另又找了两口锅,舀水涮冲干净,其中一锅添水等煮开,随即看向调料台。

调料都拿粗瓷罐装着,寻常的油盐酱醋糖都有,甚至还有一小罐胡椒。

苏榛先寻了菜板,又在缸里捞了一小块咸芥菜出来,随即把泡发好的香菇及芥菜切成小丁。

刚好萧寒酥也备好了姜葱蒜,苏榛便一并切丁处理了。

最后才又换了菜板切肉,切得碎碎的。

萧寒酥却又在鸡蛋篮子里取了两颗鸡蛋,都放到了苏榛面前。

苏榛看了眼鸡蛋还没说什么,萧寒酥便先抢着开口:“就做吧,我这里还有买棉衣剩的两文铜板,鸡蛋两颗两文。”

看着少年认真的表情,苏榛“噗哧”笑出了声,“我没说不能吃,去,再多拿一枚。”

“好!”萧寒酥笑着应了,转身就去拿。

苏榛看着曾经的王府世子,为了一个蛋就欣喜雀跃的模样,很有些疼惜。

其实她的原身跟萧寒酥接触不多,但一路相互帮扶的点点滴滴,都入了她的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