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震惊!工部尚书变成六部之首了 > 第9章 第 9 章

第9章 第 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见到他们停下手里的动作,他赶紧说道:“快快快这个怎么用,让我看看。”

几个衙役将从徳峰县带来的木台拿出来架上竹管,“好了大人,灌上水就能用了。”

“去,打一桶水来。”

仆从将水提过来,几人接过就用漏斗将水灌了进去,用木片紧紧盖住,最后用麻纸封好便能用了。

看着水滴下来的瞬间,杨修大概也明白了这个滴灌的用法,这样的法子以前居然无人想到过,看来这孟梁的儿子确实是有些实力的。

不但聪明,还有个在京里当官的舅舅,以后怕是要青云直上了。

杨修想着,对孟梁的热情更深了几分,“这法子好啊,竹子我大齐各处都有,随地取用便可,木台看着构造也简单。”他大笑几声。

“这木台还别有洞天呢。”孟梁也不在意什么形象,直接就蹲下了,他将竹管先放到地上,将木台举起来,指着中间空着的地方说:“杨大人请看,此处可以放碗或者陶罐。”

他说着将木台的最下方的几层隔板拆开,指着它们。

“若是管内有多余的水,还能将一处垫高,水自然顺流而下流入放好的陶罐中去。此外,这几层隔板调整高度,使竹管在一些不平整的地面也能保持平衡。”

“好啊,没想到令郎竟然如此聪慧,考虑事情十分全面,将来必定有大出息。”

自己儿子得了夸奖,孟梁自然乐的合不拢嘴。

“小儿还想出了个储水的法子,不过还未成功,等确定能成之后,我再将具体的告知予您。”

“好好好。”杨修虽说对他说的这个储水法子有几分怀疑,可看着滴灌,又想着说不定真能成。

只是如今这些都是孟梁在说,还是应该自己亲自试试才放心,可若是再试,少不了还要再耽误半月,这半月不知道要渴死多少农民辛苦种出来的东西。

“杨大人不必担心。”孟梁从怀中掏出早已写好的信,递给杨修。

“这儿有两封信,表皮写了字的这封里面,详细交代了这次的事情,您自可拿去交给内阁宋玉明宋大人,他自会帮你先在京郊试上一试,不必直接上报。”

“至于另一封是封家书,家妻已许久未见弟弟,十分想念,还请杨大人转交。”孟梁作揖道。

这孟梁倒也是人精,“多谢孟大人引荐,家书自会完好交给宋大人。若是顺利,我必当如实将事情禀告皇上,在皇上面前也会多为孟大人和令郎美言几句!”

“只要能为此次旱灾做些什么,在下和犬子便知足了。”孟梁笑眯眯的答道。

聊完,杨修便叫厨房准备好酒好菜,要好好招待孟梁。

酒一上桌,孟梁就给自己倒了一杯,一饮而尽,待回了家这样的机会可就少了。

不过在其他人府上,孟梁也不敢多喝。

“杨大人,我此次特意多带了三人,他们是最早开始做这件事的,已十分熟悉,我将他们与那几个木台一同留下。”

“好,多谢孟大人了。”

杨修留孟梁在府上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他几乎和孟梁是同时离府。

事情昨晚他就已经处理完毕,见山府离京城距离不近,实在耽误不起。

他们普通官员无召进京虽说不是什么大罪,可也是要罚俸禄的,不过他想到事情成了之后的赏赐,心里的心疼便消失了。

他这边快马加鞭的往京城赶,孟梁则是无事一身轻的回了徳峰县。

心里肯定还是念叨着,不过他相信儿子,必定没问题,就看京城那边对滴灌要试多久才放心,让农民们用这新法子上也需要不少时间。

不过他倒是可以先在他们县先行用上。

听张喜说,自从发现这法子能成,他们村不少人都动了心,一个劲向她打听这个东西要怎么弄,她担心泄了密,这几天都不敢同村里的姐妹一起去洗衣服了。

待回去就可以让张喜家开始教张家村里的人先用上滴灌。

孟梁心里打定主意。

一路晃晃悠悠回到府里,宋玉珍一看他就横了他一眼。

“夫人!夫人这是怎么了?”孟梁扶着老腰急忙跟上。

“你去府城一趟,也不知道买些东西回来。”

“我便罢了,也不差你一件礼物,可筝儿下月就要生辰了你可还记得。”

宋玉珍这么一说,他才想起来,最近一直在想着滴灌这事儿,筝儿也快生辰了。

今年筝儿做了这么一件大好事,可得好生想想准备一份大礼。

这么想着,孟梁便又想起来了件事儿,“夫人,你说咱们要不趁这次将子筝和这林淮的八字也合了,将婚期定下如何。”

“哼,这还要你说。前几日你不在府里,林淮便将自己的八字送来了,我已经派人合了,说是天作之合呢!”宋玉珍捂着嘴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