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比金壓卡 > 第245章 鑷子可以代替筷子

第245章 鑷子可以代替筷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舉例來說,無論是「one two three」還是「uno dos tres」,它們本質上都是表音文字,而非表意文字。就連古羅馬時代的數字符號Ⅰ、Ⅱ、Ⅲ,雖然看起來有點像表意文字,但古羅馬人所使用的語言仍然是表音文字。

更進一步來看,歷史上確實存在過純表意的書寫系統,比如埃及聖書體、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等。然而,這些文字最終都被更為高效的表音文字所取代。原因無他,表音文字更便於學習與傳播。

在這種情況下,我無法理解為何有些人不能與時俱進。若說漢字的確能在特定文化圈內流傳,那是因為它有其歷史背景。但當我們在一個完全不同的文化環境中推廣麻將,為何還要堅持使用那些大多數人看不懂的符號呢?

適應與變革並非背叛文化,而是讓文化更具生命力。試問,若當初我的先輩們死守楔形文字或古希臘線性文字,那今天的世界還會是現在的模樣嗎?

諸葛梁讀了一遍自己的文章,覺得語氣剛剛好,足以激起一定的討論熱度。他滿意地點擊「發佈」,將這篇文章送上網路。

接著,他又打開影片編輯軟體,把剛才錄製的影片加上標題與字幕,最後上傳到了社交平台。影片裡加註的文字是:「這個東西很好吃,但吃這個東西的餐具筷子很難用,鑷子並不是特別貴的東西,我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麼他們能買到鑷子的還堅持用筷子。」

影片上傳後不久,評論區迅速熱鬧起來:

「這個手術鑷子看起來比筷子方便多了,我也想試試。」

「雖然有點誇張,但不得不說,他說的話有道理。表意文字確實不太直覺。」

「一直覺得筷子難用,這玩意或許真是個不錯的替代品?」

「等等,他這是在嘲諷筷子文化嗎?」

「感覺有點過於自信了,文化不是誰的優越就一定是最好的。」

諸葛梁看到留言後,輕輕一笑,關上螢幕。他知道,自己這番言論必定會引起爭議,但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隨著討論熱度的提升,麻將改革的推廣也將進一步擴展。

他靠在椅背上,端起一顆剩下的西班牙油炸元宵,用手術鑷子夾起來,一口咬下,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一位名叫尤希達·寮伍塔洛伍的網友,顯然被諸葛梁的言論激怒了,他發布了一篇長文,洋洋灑灑數百字,字裡行間充滿了憤慨與不解。文章開頭就直指諸葛梁的言論是「極其失禮且充滿偏見的表現」。他寫道:

筷子,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餐具,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它不僅僅是用來夾取食物的工具,更是東方飲食文化的象徵。說筷子難用,無異於對數千年來使用筷子的族裔的文化傳統的漠視與不尊重。筷子是一種非常有效率的餐具,熟練的使用者可以輕鬆地夾取各種形狀、大小的食物,從細小的米粒到滑溜的麵條,無一不能應付自如。筷子的使用,講究的是手、眼、腦的協調,這不僅鍛鍊了手指的靈活性,也培養了使用者的耐心與專注力。任何使用筷子的族裔都沒有理由放棄它,因為它不僅僅是一種餐具,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生活方式的體現。試想一下,如果你看到一段用筷子吃麵條的影片,字幕卻寫著:「筷子的效率很高,我不理解為什麼他們還在用餐叉吃麵條」,你會有什麼感覺?這難道不是一種文化上的傲慢與偏見嗎?難道不是對其他文化的貶低與不尊重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應該學會尊重不同的文化,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以自己的標準去評判他人。筷子與鑷子,各有其用途,各有其優點,我們應該以包容的心態去看待它們,而不是非此即彼,互相貶低。

文章的最後,他還特意「@chuke_lyam」,顯然是希望諸葛梁能夠看到這篇反駁,並有所反思。

這篇長文一經發布,立刻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有人支持尤希達·寮伍塔洛伍的觀點,認為諸葛梁的言論確實不妥;也有人認為諸葛梁只是表達了自己的個人感受,不必過度解讀。一時間,網路上關於筷子與鑷子、麻將牌漢字與英文字母的爭論愈演愈烈,儼然成為了一場文化與習慣的論戰。

諸葛梁自然也看到了尤希達·寮伍塔洛伍的這篇長文,以及文章結尾的「@」。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他心中暗喜,矛盾已經成功挑起來了,這正是他想要看到的局面。雖然他沒有直接在尤希達·寮伍塔洛伍的頁面回覆,因為他不想給那個人帶來任何流量,但他還是決定發文回擊,繼續煽風點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