怔愣地看着风沙,冥冥之中,苗晨觉得自己忽视掉了一个重要的线索,所以才会像现在这样猜不透发生的许多事情。
揉了揉额角,苗晨深吸口气——
不能再猜想下去了。
或许史同有一点做得是对的,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没有确切消息的情况下,光是猜测不能得出任何结果,只会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
苗晨放空大脑重新站起身,打开自己的背包走到货架旁。
“史哥,我的包还可以装。”
史同正蹲在货架旁望着包里的东西艰难作取舍,听完苗晨的话,立即放下心喜笑颜开:“这就对了!小晨啊,居安思危是好事,但咱们也得抓紧眼前的机会,能多些保障就多些保障。”
他接过苗晨的背包,一边塞火鸡面一边絮叨起来:“早知道咱俩出门多带几个包,算了算了,以后吃完再过来拿,反正这些我都记着数的,等外头的妖风刮完再过来还钱,咱绝对不做那趁火打劫的事儿。”
正义感还挺强,苗晨听了都被他逗笑。
待在超市的这一天,至少比在警察局舒服多了,美食暂时治愈了所有不好的情绪。
两人吃了一堆薯片饼干和夹心面包,富含丰富碳水化合物的零食直接把人吃撑,忙活了一天,晚上临休息前还咬了几口巧克力,用史同不着调的话来说,就是在梦里也得保持好体力才能做美梦。
不知道是因为他这句话,还是吃饱喝足的原因,睡在超市的这晚苗晨难得一夜无梦,安枕到天明。
史同起来后还心情不错的吃了顿早饭,然后又往包里塞了几个红豆包。
两人出门四天终于踏上回家的路,尽管这次出去没有找到想找的人,也没有得到外界有用的信息,但至少两个登山包都塞满了吃的用的,接下来的一个月不用为食物发愁,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穿戴好衣服,拿起负重的背包,苗晨和史同两人一起踏入最后一段路程。
有了前三天行走沙路的铺垫,第四天更加的熟练起来。
苗晨的心态也与第一次踏出家门时形成完全不同的对比,现在的他对眼前的风沙有了些许认知,从未知不安转变为可受自己掌控的心理,至少多了五分的安全感。
返程回家的路线也是两人之前走过的,计划在出超市后二百米的地方爬上路面地铁轨道,然后顺着路上轨道一直穿过那处积满沙尘无法行走的斜坡。
因为是熟悉的路所以十分顺畅,十五分钟的时间两人就顺利通过,比第一次快了将近八分钟。
再往后是那段被人工河道间隔开的分叉口,这里是离流沙最近也最危险的一个地方,需要时刻用手里的钢棍探路。
苗晨看到那块熟悉的写着中河路三个字的路牌时,果断靠在路杆上稍微歇息了一会。
这次的体力消耗太大,背包过于沉重导致他这幅从不锻炼的弱鸡身板已经有点吃不消了。
史同自然也看出他的吃力,做了一个休息三分钟的手势。
苗晨点点头,卸掉身上的大半重力,微微仰头倚在旁边才觉得呼吸顺畅了许多。
虽然只能歇三分钟,但如果不是前面他们走得还算快,在这么危险的风沙里一分钟的休息时间都是奢侈的。
另一边史同已经开始用钢棍在前面稍作试探,没走几步远他就突然转过身,也不知道是试探到了什么,三两步的冲到苗晨面前指着前面比划了一堆手势。
苗晨皱着眉,根本看不懂史同想表达的意思,但能从他的肢体语言中得知,他应该是发现了什么。
苗晨背好包站直身体,跟着史同往前走了几步,又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因为空气中昏黄一片能见度太低,苗晨眯起眼,聚精会神看了好一会,才发现前面好像有一个方形的物体。
两人用钢棍一边探路,一边不约而同的往那个方向挪动几步。
稍微靠近后终于看清了它的样貌,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正方形盒子,盒子的四个角印有藤蔓一样缠绕的浅淡花纹。
看上去大小材质都和快递箱差不多,长宽高是25厘米左右,表面没有任何其他的标识和文字,它就这么随意地坐落在马路中间的沙路上,像是刚被人扔下来的一样,突兀的十分不合时宜。
而且奇怪的是,盒子上面没有一点沙尘颗粒,干净得可怕。
史同首当其冲的想更进一步的查看,但他站在这个盒子面前时却愣了一下。
苗晨连忙跟上去,抬眼后目露震惊——
前面有七-八个相同的盒子。
或许还有更多。
太诡异了。
谁能够凭空扔下这么多一尘不染的方盒,而且这些东西是做什么用的,里面有装着什么吗?
好奇心一时间充斥上涌,但理智告诉苗晨——
不能碰,一定不能碰。
一旁的史同侧过身,又给苗晨比划了一段手语,胳膊绕过眼前的盒子,指了指前面的路。
想表明不要管这些玩意儿赶紧回家。
然而苗晨并未读懂,他以为史同还想去查看前面的盒子,连忙用力摆手,指着方盒示意他千万不要碰。
看他左右晃手的频率之快,这番拒绝让史同墨镜下的眼睛都瞪圆了。
不回家?那要干嘛?
见苗晨指着眼前的方盒,史同简直匪夷所思,用两人都能理解的手语又问了一遍:你确定吗?
苗晨十分肯定的点头。
史同见状,只能勒紧口罩咽口吐沫,盯着眼前未知的方盒,连一向彪悍的他现在都有点紧张冒汗了。
迅速做好心理准备后,史同拿起钢棍,直接挑开了方盒上面的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