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好了,读书很费银钱的,从前在家没觉得,现在他姐姐每天做点心赚钱不容易,好不容易日子好过了些,哪能再让姐姐和妹妹因他读书而过得拮据呢。
春雨知道姚瑜的心思,安慰道:“姐打算扩大点心生意,这几天我已经想出了些法子,看看能不能做出其它种类的点心,而且咱们绿豆粉也一直没再卖,这些加起来赚的钱,根本不愁以后你读书的花用。”
“但这会将姐姐累垮了的。”
春雨摸摸姚瑜的头,笑道:“不会的,到时姐姐雇些人来会轻松很多。”
“你看,咱们村里许多姑娘都过得挺辛苦,就如你绿柳姐姐她们,到时咱们请她们做工,生意也没落下,还帮了她们,岂不是对大家都好?”
姚瑜想着的确是这样,点点头,不再说不上学的话了。
如果可以上学当然最好了,等他以后考了功名,那样姐姐和妹妹就不用再辛苦了。
他也知道来自家的姐姐们过得不是太好,之前看他和妹妹做了新衣,还很是羡慕了一阵。
如果既能不耽误家里的生意又能帮助其他生活艰难之人,姚瑜觉得这样也不错。
天上不断飘下来大片的雪花,到下午春雨烤点心时,地下已是积了厚厚的一层。
人踩上去都能将鞋子淹没。
因为雪太厚,梁思源光扫雪就累的够呛。
烤点心时,土炉子里烧火加热,周围飘下来的雪都化成了水。
炉子冷掉后,就会结成冰,一个冬日下几回雪,春雨担心之后土炉子会裂开。
于是下午,春雨和梁思源顶着大雪在后院的土炉子上面简单搭了一个棚子。
大概能遮住不断落下的雪了。
梁思源看雪下的大,在棚子底下又多加了几根支柱,防着如果雪下大了压塌了棚子,那下面的土炉子也该遭殃了。
他和春雨还指望这土炉子烤点心赚钱呢。
这一忙,直忙到晚上才将将弄好,春雨和梁思源早已是冻的手脸通红,全身发僵了。
回到灶屋,春雨熬了姜汤,两人喝下才觉得浑身有了些许暖意。
看着还在不断下的鹅毛大雪,春雨发愁道:“这可怎么办才好,要是这雪再下下去,明日就去不了县里了。”
梁思源将最后一口姜汤喝了,放下碗,走到春雨身旁,点了点春雨那白皙的额头,看着外面的大雪,笑着道:
“愁什么,咱们还能跟老天爷作对啊,如果能走,我就尽量去,如果去不了,你也别担心,下这么大的雪,去茶楼的人肯定也少,少了点心不会有什么大疏漏。”
春雨豁然:对哦,她怎么没想到,下这么大的雪,茶楼能有几个人冒着大雪也要出去喝茶的。
想到这里,春雨的心安定了些。
梁思源一句安慰的话,让春雨的心神又转回了点心生意上面,压根忘了梁思源的刚刚的举动。
无人看到,梁思源那刚刚抚过春雨的指尖,在其身侧似害羞般紧紧握在手心里,不敢出来。
第二日,果然让春雨说中了,雪太厚,路根本走不了,春雨早起出来,门被雪堵着费了好大的劲才推开。
一脚踩下去有半截腿高。
走到灶屋门口,春雨拿了昨日放在那的扫帚,拍掉上面的雪,将灶屋门前的雪扫了,进到屋里想要把火先生起来。
好在昨日春雨把柴和炭都拿了一些到灶屋,现下不用再踩着厚雪去拿柴火。
雪下得太后,真的很不好走。
春雨将柴点燃,等一会儿后,再将黑亮亮的炭放进去,不一会儿,火就烧起来了,且烧的很旺。
春雨感叹有了石炭就是好,这下做饭再也不用让人一直守在灶台口添柴了,炭耐烧的很,且烧起来火力也足,做饭都快了不少。
由火先烧着,春雨转而去淘米。
天气冷,她想着早饭就喝热粥,再加上昨晚烙的肉饼。
等锅里熬上粥,春雨就出去扫檐下以及通往院门口的雪。
先把这些紧要地方扫出一条够人走的小道,方便外出行走。
等春雨扫到院门口时,梁思源也过来了,瞧见春雨的动作,就要伸手接过扫帚帮忙扫。
春雨躲开,“已经扫完了,我只是想着先扫出一条路来,方便进出,饭也好了,咱们先吃饭。”
闻言,梁思源点点头,同春雨一起去到灶屋,随即姚瑜和春芽也揉着眼睛进来了。
“姐,怎么下了这么多的雪?昨日黑娃跟我们玩雪时还说他爹娘担心家里的屋子被雪压塌了,咱们的不会吧?”
说完,担心地看着姐姐。
春雨正在给几人盛饭,闻言道:“不会,咱们新盖的屋子,还是挺结实的,况且等吃完饭,姐姐就去扫雪了。”
这下姚瑜放心了,做到饭桌旁小男子汉般道:“我也帮姐姐扫!”
春雨笑笑,回道:“好!不过黑娃是谁?”
姚瑜舀了一勺粥送进嘴里,待咽下后回道:“他家住的离田安家不远,他爹叫田剩。”姚瑜只知道这个,小娃子们之间玩闹,哪会多管各家大人的消息。
春雨摇摇头,表示没听过,她实在是对村里的人不太熟悉。
抬眼看向梁思源问:“你知道吗?”
梁思源点点头:“稍微知道一些,黑娃他哥我认识,不过那小子向来是个闷葫芦,所以也谈不上熟悉,只是知道罢了。对了,他家还来咱家卖过果子,就是全家都很黑的,你记得吗?”
说到全家都黑,春雨想起来了,恍然道:“原来是他家啊!”当时她见了黑娃一家,心里还嘀咕这一家子怎么都这么黑。
说完这个,春雨又感叹:“确实,昨日雪下的太大了,看院子里雪的厚度,这一晚上大概就没停,家里房屋不坚实的,保不齐会出什么岔子。”
幸好,今年他们新盖了房子,不然没等到现在,可能房子早就撑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