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天后,梁思源的冰窖终于弄好了。
梁思源又领着李有功,王顺意,赵福等人去找冰。
梁思源要找一处水质干净的地方,卖入口的吃食第一重要的就是保证干净,可不能马虎。
而且采冰的地方不止得是水质干净之处,还得是河流平缓的河段,这样的冰层才够厚。
所以光是冰就找了好几日。
等终于决定了采冰的地方,梁思源就开始雇人采冰回来。
但采冰却也不轻松。
去到冰面上,让人用铁凿子将冰一块块凿起来,然后拿铁钩子钩拽上来。
且必须得在夜间采冰,老人说这样采来的冰才不易融化,能更好地保存。
再雇马车一一拉回来,放到冰窖。
马车上都需铺着干净的干草,这样才能在上面放冰块,不然会很容易在途中将冰块滑落下来。
这样下来,一天也运不回多少冰块。
冰冻的结实,需要人一点一点的凿,梁思源又打算将生意做大,所以冰窖盖的很大,很是劳累了一段时间。
直到腊月初八的前几天,才终于放满多半个冰窖,看着差不多了将冰窖封好了,等明年夏日,天气炎热之时开启。
冰窖上面梁思源最后还盖了个简陋的房子罩着。
不如人住的屋子细致,只用土砖垒起来,开着一扇方便人进出的门。
原是想建个围墙围起来就行,但最后还是担心有人爬墙进去破坏,所以才又加了房顶。
毕竟这是要入口的东西,容不得一点差池。
这么多时日,天天早去晚归的劳累,梁思源即使有春雨天天好饭好食的补着,也因为太过劳累瘦了许多。
轮廓更加明显,愈发让人挪不开眼,不说来做工的女娃媳妇子,就是其他女子见了梁思源都要多看两眼。
所以等一弄完冰窖的事,梁思源立马躺炕上狠睡了几天。
……
明日便是腊八节了。
俗话说,过完腊八就是年,更何况腊八节还是佛祖成佛的节日。
所以大家对腊八节很是重视。
家家每年到了腊八日都会做腊八粥,就是那日子过得贫苦的人家,稀一些也会做腊八粥讨个好彩头,希望能得到神佛的庇佑。
同样的,春雨在前一天下午就预备起来了。
先将红小豆和红芸豆洗几遍泡上,这些豆子不容易煮熟,就得提前一晚泡好,明日熬粥时就能节省些时间。
再将前两日让王氏帮忙在镇上买的黄米挑一挑,将里面的小石子之类的杂物,淘洗干净。
最后将红枣洗干净,把核桃敲碎了取出核桃仁,桂圆也扳开壳,去了核只留下果肉,
一切都准备齐全,等着第二天一早用。
春芽听姐姐要熬腊八粥,屁巅屁颠地跑来帮忙。
敲核桃她把握不了那个刚刚好的力道,就帮春雨收拾桂圆。
一会儿读书累了出来休息的姚瑜,走到春雨和春芽住的屋子里看到姐姐和妹妹在忙,也赶紧来帮忙,姐弟三人坐在屋里暖呼呼炕上,事情也做得很快。
姚瑜现在不跟姐姐妹妹一个屋子住了。
春雨想着弟弟现在渐渐大了,又要读书,现在家里也不缺炭火,就让他住另一间正屋了,安静自在,正好适合他读书练字。
姚瑜用手扳着春雨敲碎的核桃壳,看着一边还放着好多的桂圆核桃,问春雨:“姐,这些都要弄完吗?是不是太多了些?咱们四个人吃不了这么多吧?”
毕竟桂圆核桃这些都是点缀,一锅粥里放这么多,显然太过了。
春雨敲着核桃,回道:“我想着明日过节,给来做工的人每人都分点腊八粥喝。”
虽是每家都做,但正处节下也算春雨的心意,大家一起热热闹闹过个腊八节。
……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未亮,春雨就起床准备做腊八粥。
从前在家里,她娘就是每到腊八这日就早早起来做腊八粥,那时天还黑着呢,他们姐弟妹三人不管何时起床,都能吃到热气腾腾,软糯糯,满嘴甜香的腊八粥。
熬的恰到好处的腊八粥,散发着米和红枣红豆融合在一起的香气,初时盛到碗里,粥还很烫,可春雨三人根本等不及,不等稍微晾冷些,就忙往嘴里送,后果就是口里呼着热气,被烫的直叫。
被爹娘笑骂两句贪吃鬼。
不过等粥稍微冷下来,那时就是口中最好的享受。
软糯又不失弹性的黄米加上红枣的甜香和入口即化的豆沙,再吃到脆香的核桃仁就更是享受了!
春雨和弟弟妹妹每人都能吃一大碗。
是的,春雨也就算了,连还小的姚瑜和春芽也特别能吃,要不是春雨娘限制着,他们能吃撑到吐出来。
吃过腊八粥后,爹爹就去铺子了。
她则和弟弟妹妹围在灶台边,看她娘将没吃完的腊八粥盛到瓷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