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也舍不得爱妃呀。”
二人相看一眼,似是情浓意浓,明亮的烛火将帝妃相连的身影照映在帐壁上,恍惚是一对璧人。
两人肩并肩地躺着,徐椒没了睡意,看着弯圆的穹顶,似一张大网,落下能将她围框住。
萧葳突然开口道:“我将你的医女派进骁毅营了。”
徐椒闷声道:“能为陛下效力,是她们的荣幸。”
“你在哪里建的医女馆?”
“大姐姐的庄子上。”
“朕要去看看,不许声张。”
“······”
徐椒有些不可置信地望着萧葳,在心中权衡良久后,才勉强憋出一句话,“陛下驾幸,妾喜不自甚。”
***
又是一辆车驾疾驰在官道上。
徐椒上身一袭淡绿色的素纹锦缘襦,下身玉色丝裙,梳着清爽的飞云髻,头上簪着一根金色凤头钗,华贵但不张扬。
而一侧端坐的萧葳则是一身品月的云纹单襦,外罩紫色素袍,不坠冠,只将头发束起,端得是不羁的世家之风。
两人就这么对坐着,徐椒神色恹恹,自从那日萧葳那番话。她总觉得脖间凉凉的,一时提不起精神。
她千算万算没算到今上不是不愿她当皇后,而是希望她死。
笃笃,案面传来瓷器的轻叩声。
只见萧葳指节分明的手中握着小小的青瓷茶盅,只剩下盅壁挂薄薄的水光。
这是萧葳要她斟茶。
徐椒懒散地揪起壶柄,随意挟了离手边最近的杭白菊瓣丢进去,而后囫囵摇匀,再将泡出的黄水注入茶盅间。
萧葳皱起眉头,将茶盅搁在案上,不悦道:“你就是这样煮茶的?”
南朝衣冠正统,自诩风雅,除了充抹茶粉以外,还有配花露,调膏饮等诸多喝法,总之步骤繁杂。
譬如说案头玲珑八宝盒中,依照节气配了八种花料,可自由配比。
再讲究些的,只取花瓣蒸汁在茶盅上,而后注甘露。
哪有徐椒这样敷衍的,仿佛是把泡洗完的废水喂狗。
萧葳看着徐椒这蔫蔫副样貌,自然知道关节在哪儿,但此刻也不知怎么圆回,索性将目光投向窗外。
嘉禾万里,草木葳蕤。
管事殷勤地站在庄口,萧葳止了跪拜,他本就是微服而来,如今不欲惊动太多。
医女馆往来络绎,药水蒸腾的白汽顺着檐角墙缝,徐徐渗出,整个屋组都蕴着一层水泽。
一排排煎好的膏子整齐垒在一侧,石墙上钉着木板,一群妇人围坐在下面。
何茵站在那里为大家诵读着药规,又一字一字教着她们。
萧葳问:“这是干什么?”
徐椒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乡野妇人多不认字,开了方子也不知如何处理,如今教会了,一劳永逸。”
萧葳听罢,又仔细打量着那群人。
徐椒顺着萧葳的目光落在人群中的何茵身上,她一字一句念得温吞又温柔。
清风吹过她的发丝,她轻轻捋过,贞静娴恬,似一块无垢的美玉,不耀眼不张扬,莹莹润物。
徐椒将她的身姿与宫中的陈婕妤重叠,陈婕妤在江夏王府代掌中馈多年,如今又是江夏旧人里位份最高的。
徐椒觉得自己明白了些什么。
萧葳被她古怪的笑意弄得有些不自在,刚想开口,不想管事匆匆走来,在徐椒耳边低语,徐椒脸色大变。
“侯朝鹤怎么来了?他不是在丹阳尹府下任参军吗?”
“说是医女馆窝藏、纵容逃奴,接到不少状告。大娘子,如今是京城府尹衙门的人,不是往前那些白丁宵小,纵然咱们是公主的庄子,也没法拦呀。”
徐椒咬牙,道:“他在哪里,让别院置茶设幔,我去会会他。”
这种场合萧葳自然不会出面,他悠哉哉寻着医女馆饶了一圈,又在河子庄的田地便看着稻黄长秧,秋风吹过,金涛滚浪。
郭寿默默上前,压着嗓音道:“臣在骁勇营暗中探过,为营中诸位治疗的医女似乎有五位,而拨去骁毅营的,则只剩了四位。”
萧葳掐过一根稻穗,颗粒饱满,果实垂坠而下,真是个丰收时节。
郭寿继续道:“有一个人,臣尤为在意,今日在医女馆中也并未见到。她便是那日领头去求夫人的医女。
“而她正是苗楚之人。”
萧葳拨弄着指尖的穗根,穗根一个抬头,颗粒参差跃起,如雨纷纷。
“她叫什么?”
“钟璐。”
萧葳道:“与李涛对接的恐怕就是她。去查她,切记不要打草惊蛇。”
说罢,萧葳蕤转身,他拍了拍襦下的草屑,问道:“徐舜英把侯子湛安排到哪儿了?”
“前堂,陛下要去吗?”
“这么精彩的戏,怎么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