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恩斯是一所公立学校,教学水平在全市公立学校中排名前三,招收12岁以下的alpha、beta和omega。
学校采用递增累积缴费制度,学费随着在校年数增加,如果12年还没有毕业,从第13年开始,学费将是前一年的两倍。如果中途休学又想按时毕业,可以跳级参加考试,考试通过就能“插班”。这为那些成绩优异又家境贫寒的学生提供了便利。
千华没有跳过级,但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在学校的文艺比赛中拔得头筹,也算校园里的小明星。作为学习委员,他会给同学解答难题,保持礼貌又不疏远的距离,面对褒贬不卑不亢,明确表示自己不早恋,是个很让人省心的孩子。
他受伤后,同学们来医院探望过他,那场火灾发生之后才彻底断联。
裴瀚宇将车停在几百米外的停车场,向门卫出示证件,顺利进入校园。从大门到教学楼要穿过一片运动场,一些留校的学生在打篮球。他们应该刚分化没多久,alpha和beta混在一起,三个omega在旁边观战。孔梦曦只看了一眼就不感兴趣地移开视线,赵君泽和裴瀚宇则多盯了一阵,千华压根没注意。
“在这里,我被一个omega划伤腺体,流了很多血,被同学送去医院……在医院待了半年,伤口好了又烂、烂了又好。爸爸带我回家,过了半年终于治好了。一家人去公园庆祝,没想到发生了火灾……然后我再也没上过学。”千华在一个空球场的篮筐下停下脚步。
“伤我的人也是一名omega。我父亲起诉她,被法院驳回,理由是omega保护法和未成年保护法,他们家家境又不好,担不起医疗费。我父亲不服,打了几个月官司。最终那名omega退学,好像离开了首都圈,现在不知道在哪。”千华望向不远处的教学楼,双手在兜里握成拳。
裴瀚宇走到他右侧,与他并肩:“有哪些老师为她求情?”
“孙老师、田老师。”
“我们上去找他们?”
千华点了点头。
裴瀚宇走向赵君泽,两人交谈了一阵。裴瀚宇陪千华去教学楼,赵君泽和孔梦曦留在操场。孔梦曦把目光转向那几名打篮球的少年。
教学楼的外形像一个立起来的扇贝,又像两个拼起来的竖琴。地上部分一共八层,每层二十多个教室,同一层里可能有两个年级。地下部分是展厅,存放着关于学校历史的珍贵典籍,目前只有一层,后续还会向下拓展。
老师的办公室设在教学楼中间,方便老师巡视。电梯和楼梯设在两端,与卫生间相邻。千华和裴瀚宇从一楼走到四楼,沿途看到几十名安静自习的学生,在办公室的工位上找到了孙沁兰。
这是一名头发灰白的女性beta,不到四十岁的年纪,额头和眼角就有了明显的皱纹。她的眼袋很大,眼角微微下垂,似乎很长时间缺乏睡眠。圆框眼镜架在她微塌的鼻梁上,衬得她的脸又尖又小。她正在专心做事,千华进来了也没抬头,直到两人停在她桌前才看向他们。
“你是……”孙沁兰仰着头,颤巍巍地伸出手,“千华?”
“孙老师。”千华礼貌地颔首,没有与她接触。
“你……你回来了?”孙沁兰慢慢放下手,看了看裴瀚宇,“这是……”
“我朋友。”
裴瀚宇朝孙沁兰一笑。
孙沁兰皱起眉头,打量裴瀚宇:“你男朋友?”
“普通朋友。”
“哦。”孙沁兰扶了扶镜框,“小伙子人不错。是个alpha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