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人员指着屏幕:“从这里传来有规律的敲击,电信号显示有两个活人。他们处在堆积物中心,距外围六七十米,深度大概在三十米,必须使用爆破。”
“出个爆破方案。”傅时年说道。
探测人员联系技术部:“那边说要四个小时。”
“让他们一小时内弄出来。”
探测员点头,边发信息边问:“炸药空投吗?”
“直升机来回需要多久?”
“东仓一个半小时,北仓两小时,西仓四小时。”
“运输机呢?”
“半小时到四十分钟。”
“让运输机先运一批过来,东仓做好准备。”
“是。”
傅时年看了看堆积物,走到陆珏身后:“你们这边做得怎么样了?”
“挺顺利的,是吧小白?”陆珏趴在赵君泽的椅背上,笑吟吟地注视屏幕上飞速变化的图案和字符。
赵君泽没回答,屏幕上的模型已基本成型。
这个模型参考了近50年的爆破和自然灾害数据,结合地质、重量、体积、形状、结构等特征,构建数千个物理模型进行模拟,经过上亿次训练和迭代优化得到结果。赵君泽此前没涉及过这个领域,很多细节达不到他的要求,因此一直在推翻重建,并不像陆珏说的“挺顺利的”。
傅时年看了二十分钟,此时可信度在70%左右,在爆破领域已经算优秀了,于是提议把模型交给技术部,使用内部资源,由专业人士把关。
赵君泽没有立即答应。
交出模型意味着开放编辑权限,在现有模型上修改。一旦改不好,就要从头再来,耽误很多时间。
赵君泽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国内数学比他好的人一只手就能数过来,这种差距不是靠人数就能弥补,而且他的思路一般人看不懂,万一花太多时间在沟通理解上,还不如直接交付成果。
“公山白那家伙最近怎样?听说他在克里斯坦攻读博士后,他导师好像是凯文·维森?”陆珏问傅时年。
“同时修八个专业,说是明年毕业,我看得花个三五年。”傅时年表情淡漠,语气和姿态却流露出他的不满。
“他把技术部交给谁?”
“冯碧纯。以前是他秘书,现在是他校友。”傅时年看了眼屏幕。
“你技术团队好像都是TOP10的博士?”陆珏兴致盎然。
“TOP7。前天淘汰了两个,目前全是TOP7的博士或博士后,每年光保护费都要上亿。要是连这点小事都搞不定,我看也不用留了。”傅时年再次看向赵君泽。
赵君泽停了手,回视他一眼。
陆珏趁热打铁:“傅总有三名S+级alpha,分管安保、技术、公关。我们现在是一条船上的人,你哥出事对我们没好处。你看要不给傅总一个机会?”
傅时年沉稳持重,不怒而威的气势令人信服。赵君泽最终交出了权限,退居二线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