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他妈妈都很开明。只要小凛喜欢的,我们就支持他去做——人生不就重在体验吗?你是过来人,知道怎么把握好分寸,我很信任你……”
千华退出了客厅,在大门右侧的拐角等待。等了三十分钟,客人终于出来了,黎迦亲自将人送到门口。
原来是隔壁的邻居。
千华等了一会,从拐角出来,再次按响门铃。机器人换了句欢迎语,热情迎接千华进门。千华进屋后先进厨房,打开冰箱,一下子愣住了。
冰箱里装满了食材,有金枪鱼、极地甜虾、帝王蟹、鲍鱼、黄唇鱼、海胆,品质极佳,比千华在傅问心的别墅里见过的都好,属于有钱都买不到的东西,一般用来招待贵宾,表达对对方的重视,很明显是那位邻居留下的。
估计是位做水产的大老板。
千华想腾出一点空隙,努力了半天也塞不下,无奈地关上冰箱门,想回家把馄饨放冰箱,被黎迦拦住了。“来都来了,吃了吧。”
“我包了三斤。”大约一百五十个。
黎迦把金枪鱼拿出来:“煮个鱼汤。”
“炖汤不好喝,可以做沙拉、三明治和煎鱼片。”千华把馄饨塞进去,关上冰箱门。
“都做一些,我看哪种最好吃。”黎迦说完便上了楼,留千华一个人在厨房忙碌。
去鳞、去骨、洗净、切片、腌制……千华拿起菜刀,就像黎迦打开电脑,那叫一个得心应手。千华脑海里仿佛有一张“时刻表”,哪个时间点该做什么、两个步骤相隔多久——全都非常清楚。
这是他的天赋。所以他一开始选择家政行业,是综合各方考虑得出的最优解。
他从没想过有一天能用在科技领域。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机器人越来越灵活、精细,大量的餐饮工作被机器人取代。机器人能严格把控餐食的热量、最大限度节约食材、根据个人口味定制菜肴、记录每位客人的不同需求,并且二十四小时待命……一台高端家政机器人三十五万,用三年以上就比人工节省,未来会更便宜——这是千华想换赛道的主要原因。
从功能上,机器人超越人是必然,那有什么是机器无法取代的呢?
千华打算边做边想。
一开始,他想找的是看重形象的工作,充分利用自己的外貌优势,到一个好一点的平台,得到锻炼之后再转岗。他没想过黎迦会把他纳入麾下,更没想过黎迦会创业,做的还是那么“高端”的事。
虽然黎迦从未标榜自己,也没有表现出对千华的轻视,千华还是觉得他高不可攀。
当一个人游离在群体之外,可以很轻易地说出“人人平等”;但当他身处群体,感受到不同个体对于群体的重要性,就会明白为什么有高下之别。
社会没了他,只是少了个家政;可没了黎迦,会伤害很多人。
油面冒起了青烟。千华把鱼肉下锅,小火慢煎,心思飘到了云外。等他回过神来,鱼肉煎得刚刚好,散发着浓郁醇厚的焦香。另一边,蒸锅里的鱼肉经过高温杀菌,可以放进沙拉或三明治里。千华摒弃杂念,专心做好最后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