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迦做的产品名叫“梦生”。
纵观人类一生,其实充满了遗憾。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积攒智慧和财富,等到名利双收,往往已青春不再。
更遗憾的是,许多人到中年才意识到自己想要什么。有些人付出了高昂的试错成本:后半生的幸福,或毕生的积蓄。
有没有一种办法,能缩短人类成长的时间,让青春与智慧并存?
智能时代,很多工作都被机器取代,但劳动锤炼人性、获得阅历、激发灵感,人们需要做点什么与这个世界连接。
在梦境里体验是个不错的选择。
“梦生”这款产品,通过脑机接口重塑梦境,将梦境打造成现实的模样。使用者选择想要从事的职业,便能在梦里获得工作经验,以此指导现实生活。
它的目的在于帮助人类成长。“仰望理想,成为理想,超越理想”是它的主题。
它是A国第一款人机意识流产品,涉及安全、隐私、心理等诸多领域的空白,对它的审查严之又严。
“洛希极限”需要专业的法务、外协、销售、运营和财务团队,进行产品上市的推广和服务。何秘书要招的便是这几个部门的骨干。
经过黎迦许可,何秘书把产品类别写在了招聘启事上,不到一小时就收到五百多份简历。她选出三十多份,和千华一起进行初试,再由黎迦决定是否进行复试或录用。
千华第一次见到何秘书强势的一面。
“你在上一家公司绩效不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你的期望薪资低于行业平均,是觉得自己不值这个价吗?”
“说一下你对人机意识流产品的理解。”
“你的理想是什么?”
……
三天下来,只有一人通过了初试,然后被黎迦否了。
千华觉得何秘书对面试者的要求比黎迦更苛刻。
一周后,第一个被录用的骨干出现了,是一名具有十年销售经验的beta。随后陆陆续续有人入职。发布招聘启事后的第二十五天,随着人力资源部经理的人选敲定,何秘书的招聘工作彻底结束,各部门的人员也招得七七八八。
与此同时,“洛希极限”的人机意识流产品也登上了官方媒体科技类新闻的头版。
此时距离该产品的正式发售还剩四个月。
每天都有政府的人来访,测试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和黎迦讨论产品的投放范围。
千华原本担心政府那边通不过,没想到一路绿灯,连官媒都做了宣传,“梦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下子超过了海缦的“沉醉”,预订人数突破千万。发售前两个月,一则新闻占据了各新闻媒体的头条,说海缦的子公司“茂恩”对“洛希极限”进行黑客攻击,“茂恩”的负责人已经被公安部门传唤,海缦的相关人员也在接受调查。
千华匆匆走进黎迦的办公室,把手机屏幕给他看,“这条新闻是真的吗?”
黎迦正在敲键盘,低头扫了一眼,若无其事地说:“是真的。”
千华蹙起了眉:“有没有影响?”
“没有。”黎迦敲完代码,往椅背上一靠,“你再动不动就皱眉,以后老了满脸皱纹我可不管。”
千华的眉头舒展开:“没事就好。我的皱纹不用你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