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债血偿”是B国一项著名的制度,主要规定了复仇的合法性和适用范围。当一个人的直系亲属受到严重伤害,这个人就能对施害者进行同等程度的报复。“同等程度”指的是数量、次数、手段相当,过当则要面临法律制裁。为此B国还成立了报仇监督局,每年要审理上万起案件,工作量与警察局有得一拼。“报仇”甚至成了B国学生的必修课。
千华和傅问心都听说过这个制度,但不觉得与这次事件有关。因为他们都没犯过法,都不在这项制度的适用范围内。
“嗯,政府希望普通人也有执法权,能自己保护自己。否则总是忍耐,总有一天会爆发。”方虓端起杯子喝水。
“难怪你们国家的人这么能忍——不光是为自己,还是为了家人。”傅问心评价道。
“这项制度出来后,家里人‘护短’的现象也减轻了。以前总想着包庇、脱罪,现在是家里人互相监督、检举,以免迎来无妄之灾。”
话虽如此,但B国每年的暴力犯罪案件数量居高不下。这项制度并没有减少犯罪。
“你们会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吗?”千华问道。
方虓看向千华:“有时候会,如果那个人对我很重要。大部分时候不用担心,因为我们有约定俗成的社交礼仪。”
“别的国家没有报仇合理的制度,你们会不会不习惯?”傅问心问道。
“不会不习惯。大部分人用不上这项制度。不过我们的移民意愿很低,不到20%。”方虓喝完水,把杯子放到桌上,“现在轮到我问了吧?”
千华默默坐直了身体。
“昨天的枪击案,你们是受害者。据黎先生的表述,你们和枪手素不相识。你们为了研发产品,到本地做调研,期间没有和人起过冲突。”
“咳咳……”傅问心被口水呛到了,“没事,你继续。”
方虓收回目光:“枪手一共开了两枪。第一枪击中了傅先生,第二枪落空。傅先生中弹后追逐凶手,与凶手在电缆上竞技,导致凶手触电坠落,当场死亡。傅先生则凭借高超的技巧回到合租公寓。”
“……”傅问心皱了皱眉,转向黎迦,“我走电缆回来的?”
“这栋楼没有电缆。你是从水管爬上来的。”
千华忍不住笑了笑:“你都不记得了?”
没有一点印象。“我以为我是走楼梯上来的。那我是直接爬进来啊?”
“嗯。当时把千华吓坏了,我差点给你一拳。”黎迦看了千华一眼。
傅问心往后一靠,自暴自弃地闭上双眼。
“你们走后,警察封锁了现场,盘问了目击者。枪手被关押在看守所,等待法院定罪。根据以往的经验,应该会以故意伤害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判三到五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个结果你们是否满意?”
“才判三到五年,有些短。这在A国起码要判十年。”傅问心睁开眼睛,保持着颓废的姿势。
“它不光要看罪名,还要看结果。虽然行为上构成了,但没造成大的伤亡,量刑自然就低。如果他有立功表现还可以减刑。”黎迦解释道。
千华眉目低垂,没有发表意见。
“两名枪手认识吗?”黎迦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