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知道她就想找读书人,可是咱村里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识文断字的只有知青那伙人了。我可不敢让她嫁知青,现在他们回不了城愿意娶小满,要是哪天能回城了,你看她们的日子还能往下过吧。”
蒋君想想后世知青回城,多少人都是抛妻弃子,不得不说钱翠娥还真是高瞻远瞩。
“姻缘这事急不来,说不定哪天缘分就到了,一个如意郎君就送上门来了。”蒋君安慰她两句,便站起身来,“妈,我去村委会逛一圈。”
钱翠娥一听她要办正事,也顾不得闲话家常了,连忙催促道,“正事要紧,你赶紧去。”
村委会离着何家不远,蒋君走了十多分钟就到了地方。
村委会,说是村干部们的办公室,也不过两间小平房。
一间稍大点的里面摆放着几张桌子,村支书、大队长、妇女主任等一众人都坐在里面。
稍小一点的则是薛会计等小干部使用,一半的空间还堆着账本、工具等杂物。
虽说是办公室,但是很少有人来,一方面是空间狭小,人挨人人挤人不舒服。
另一方面也是村里没什么要用办公室的事,真要出了什么事,到家里喊一嗓子就来了。
蒋君第一天上任,自然要收拾一下自己的“战场”。
她的办公桌和赵德元的办公桌面对面。
韩主任身体不好,已经很长时间不来了,桌子上积满了一层灰。
她打了清水,用抹布把桌子椅子擦了一遍又一遍,三四遍后才彻底干净。
蒋君坐在有些摇晃的椅子上,虽然环境简陋,但是仍让她找回几分前世在职场上厮杀的感觉。
她“官迷”的属性再次显现,一坐在椅子上,她便觉得精神抖擞。
只是还没等蒋君屁股坐热,就听见门外一声声呼喊,“蒋君妹子,蒋妹子在吗?”
女人声音粗犷豪放,还不等蒋君回答,她直接推门进来。
看见蒋君在屋里,女人松了口气,“哎呀,蒋家妹子,我可找到你了。”
女人大大咧咧,心直口快,“我这一趟跑啊,先去了韩主任家,韩主任说她退休了我才想起来你是咱们村的妇女主任了。我又赶忙跑去你家找你,你婆婆说你在村委会,我折过来又来这。”
“你快和我去吧,老王家又打起来了!”
女人性格爽利,说话更利索,根本不给蒋君插话的档口,一口气把话全说完了。
老王家?
蒋君在脑子里快速查找姓王的人,还要符合“又打起来了”的要求,很快有了人选,“是王老好家吗?”
“可不是嘛!”女人一拍大腿,着急的说,“蒋家妹子你赶紧和我去看看吧,王老好家都打的头破血流了。”
“咱们赶紧去。”
蒋君一听动手要出人命,丝毫不敢耽搁,两个人一路小跑,直奔王老好家。
王老好本名不叫“老好”,他具体叫什么名字,村里人都记不清了。
平日里和他说点什么,他都是憨厚的笑,点点头。就是吃亏受气,也不反驳。
久而久之,就得到一个“老好”的外号。
这个外号不是荣誉,不是夸奖,更多的是“戏谑”,嘲讽他总装老好人。
也不怪村里人看不上他,他对外上不了台面,在家里也窝窝囊囊大气不敢出,什么都听他媳妇的。
要是他媳妇是个好的也好,关键就在于他娶的媳妇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泼辣货,和王老好是两个极端。
谁要是从她家门口过多站了两秒,都要被她拽住说占了他家便宜,非讹到两个鸡蛋再放人。
对外人如此,对家里人也不逞多让。
王老好先后娶过两个媳妇,第一个媳妇因病去世,留下一个三岁的孩子。
没过半年,他又在邻村媒人的介绍下,娶了现在的媳妇,黄春芝。
黄春芝嫁过来后,又生了两个儿子。
十个手指头还又长又短,对待前妻生的孩子,黄春芝根本不可能一视同仁,处处苛待。
村里人有看不过去的,替孩子说两句话,被她指着鼻子骂。
不少人在背后说王老好闲话,天天装的一副好说话的样子,家里破烂事一箩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