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吃鸡。”何小满还没来得及出声,何英英先提出来她的愿望。
怪不得刚刚提议给何小满庆祝时,她最积极,原来早打着想吃鸡的主意。
钱翠娥笑容一顿,家里的鸡为了给蒋君补身子,刚杀了一只,现在这只母鸡养了几个月刚长大,还没来得及下蛋呢。
她有些舍不得,强撑着挤出一个笑,摸了摸何英英的头,哄着她,“今天你大姑姑是主角,我们不杀鸡,做点你大姑姑喜欢吃的。”
钱翠娥找了个理由搪塞过去,哪知道她刚夸过的大女儿又犯了“缺心眼”的毛病,何小满一点没听出她妈妈语气里的勉强,她想了想顺着何英英的话说,“我也想吃鸡,上次嫂子做的那个大盘子鸡,我还没吃够呢。”
“这次该我吃鸡腿了。”
何小满现在想起来就后悔,你说说她之前和妈妈嫂子犯什么倔呢,为了侯明安那个阴暗的男人,少吃多少好东西。
她打定主意,这次的鸡肉要多吃点,把之前少吃的那部分都吃回来!
何小满说完,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钱翠娥,等着她去杀鸡。
“哎呦,这鸡有什么好吃的,我看要不炒几个鸡蛋吃吃吧。”钱翠娥心疼不舍得,站在原地不动,脸紧紧皱起,惆怅的像是朵菊花。
“妈,”蒋君看出来她的心疼,笑着开解她,“今天是小满的好日子,我们就杀一只鸡吃吧,吃了以后再养就是了。”
“哎,我真是欠你们的。”钱翠娥嘴上说着嫌弃的话,人却动作麻利的起身了。
她心里也有一杆秤,何小满能改邪归正她也省心了,一只鸡算什么。
钱翠娥杀鸡拔毛,蒋君认真烹饪,一家人吃的十分满足。
尤其是何小满,自认为是今天的主角,是吃鸡的大功臣,一口接着一口,吃的满嘴流油。
何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吃的后半程,何白露想起周文浩临走时说的话,一双柳叶眉微微蹙起,担忧的问,“嫂子,周记者说他重阳节要来采访咱们村的长寿宴,咱们真要办长寿宴啊?”
“什么?怎么又想起来办长寿宴了?”钱翠娥一听也很诧异,不解的追问。
“是要办长寿宴。”蒋君点点头,证实这个消息。
她大体说了一下前因后果,钱翠娥听了脸上带着些许忧愁。
何小满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吐出一个鸡骨头,不解的问,“办长寿宴是个好事啊,有吃有喝的,大家一起热闹热闹多好啊,你们愁什么?”
要她说,天天办长寿宴才好呢,天天都有好吃的。
何英英翘着个兰花指,手上拿着炖的软烂脱骨的鸡爪子,油腻腻的小嘴里咀嚼着鸡肉,含糊的道,“大姑姑,奶奶他们是愁,办长寿宴的钱从哪里来?”
何英英人小鬼大,像个小大人似的,一眼就看透其中的关键。
与之相反的则是何小满的单纯,这么多年光长年纪不长心眼,还不如一个六七岁的孩子。
钱翠娥叹了口气,幸好把何小满留在身边了,要是远嫁了,就凭她的智商,准被婆家欺负的骨头都不剩。
“是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办长寿宴的钱从哪里出呢?”
经过这次考老师的磨练,何小满也知道自己之前犯糊涂,幸亏嫂子不跟自己计较,还帮自己家找工作。
她真的把蒋君当做嫂子看待,当成一家人。
现在看她嫂子遇到了困难,也替蒋君犯起愁来。
何小满只觉得手里的鸡腿都不香了,举在手里,随着她妈妈妹妹一样,叹了口气。
相比于何家娘三的忧虑,蒋君这个当事人反而镇定的多。
她先给两个孩子各夹一根蔬菜,监督着他们吃下去。
看着两个孩子像是吃药一般,囫囵的吞下去,方才笑着道,“钱的事我有办法,你们不用担心。”
“有什么办法?是村里给拿钱吗?”钱翠娥哪能相信,她一连串的追问,急着要得出个确切的答案。
她忽然一拍大腿,像是想到什么,压低声音凑到蒋君耳边,悄声问道,“我听说这两个月村里的窑厂没少赚钱,是不是村里拿钱啊,这事老支书同意吗?”
一个村里住了几十年,钱翠娥也知道赵德元保守的性子,担心他不愿意出钱。
“不用村里拿钱。”蒋君摆摆手,直接否定了这个选项,她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有人主动给长寿宴拿钱。”
主动拿钱?
钱翠娥母女三人对视一眼,眼睛里都写着“不相信”。
那人是傻子不成,还会主动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