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钱袋拿出,拿出一串钱,放在桌面上。
“一百文,店家查验一下。”
姜明葵替卫霜凝接过,数清后向卫霜凝点了下头。
装完米,那夫人便施施然离去了。
姜明葵看向外面的排队的人,觉得还是要将限买这件事告知众人。
她走出去,看向门口的长队,说道:“米粮有限,今日每户人家限买一斗米,优先供应家中存粮见底的人。请各位先知晓,再决定是否今日来买。”
她停顿了一下,又道:“明日还是这个时间,还会有米粮。只是向大家确保,米价只会降,一分一毫都不会涨。”
等候的人一片死寂。
半晌,有人问道:“明日还是只卖一石吗?”
姜明葵默然。
她心里很堵,可是还是狠下心,说道:“明日的限量还不清楚。”
赈灾粮空缺,大旱当前,家中的米粮已经吃尽了,百姓谁也不知道旱灾何时能够结束。
他们内心只有惶恐和惧怕。
只有家里有米粮,有足够多的米粮,他们才能确保自己可以活下去。
姜明葵是懂他们的恐慌的,但是把粮价压下去才是重中之重。
她说完这句,便走了进去。
依次有人买完,姜明葵将木板上的米价纸揭下,将“今日已售罄”的纸张贴上去。
这张布告一贴上去,卫家米行周边的人便离去了。
陈家的米行门前还是排着长队,一个小厮走出来,颇为不屑地看了坐在里面的卫霜凝一眼。
过了一阵,卫霜凝恬静的脸上突然有了动静。
她平静地说道:“陈满出来了。”
姜明葵顺着卫霜凝的目光看去,只是看到一个颇为儒雅的中年男子。
他鬓发沾了风雪,脸上始终带着和蔼的笑容,个子并不高,看上去却极有风骨。
简直就是姜明葵对卫元的全部想象。
偏偏这个人是陈满。
姜明葵一怒之下发誓从此再不凭空想象别人的外貌。
陈满笑容得体,满心欢喜地看着眼前这些人,说道:“陈某在城中一直仰仗各位百姓,实在是库存米粮不够。有愧于大家,今日一石米粮,每斗两百文,竞价所得也是无奈之举。”
姜明葵面色如霜,听着陈满的下文。
“也为了不让父老乡亲走空,今日陈某人便省下家中用度,再添一石,依旧是每斗两百文,不竞价,先到先得。”
陈满捋了下胡须,笑眯眯道。
他眼睛却没有看向排队的民众,而是直挺挺地看向卫霜凝和姜明葵这边。
他笑意更盛,却不达眼底。
是姜明葵目前见过的最标准的皮笑肉不笑。
卫霜凝神色依旧冷淡,姜明葵回敬了他一个真诚的微笑。
陈满比她想象的还要聪明许多。
他若是没有后来这一出刻意卖惨,再售出一石,再与卫家的米行相对比,只怕于他口碑无益。
毕竟是一边吃人血,一边还要立“善叟”的人啊。
姜明葵此刻对陈满此人的怒意已然达到顶峰。
太不要脸了。
卫霜凝却依旧很平静,好像是早就料到陈满会如此行事。
她只是走到姜明葵面前,声音轻柔:“还有十天,不急。”
卫霜凝平静的语气和神色下依稀流露着几分兴奋。
她又道:“就怕他不学。”
姜明葵对商战其实是没有太多印象的,她本就是科研为主,又在大学里面,和这些东西接触不多。
她想到囤粮压价已经是对市场和价格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了。
在实操上,每一个小细节她都不如卫霜凝有经验。
卫霜凝如此说,她索性将心揣到肚子里。
她眼前的这位,才是京中第一经商奇才。
姜明葵只需要相信卫霜凝就好。
她这样想着,烦乱的心绪才平静下来。
她刚刚竟然有些被陈满带偏了,反倒忘记最重要的不是操作,而是下一步的部署。
姜明葵看向卫霜凝,她面色很严峻,眉头紧皱,好像在思考什么东西。
卫霜凝肩膀比其他女子略宽一些,与她平日装扮很相称。
所以卫霜凝作男装打扮时并不违和。
她的肩膀好像压着千钧重担,对姜明葵的承诺,城中百姓的生计,以及遇上对手的胜负欲。
卫霜凝好似洞察了她的目光,眼神很清澈。
她看向姜明葵,说道:“明日我们再降二十文,售卖两石。”
她眼里未尽的话姜明葵懂了。
既然要压价,她们就拿手上的所有米粮和陈满耗下去。
看陈满受不受得住。
事后反正要清算的,现在亏一点钱并不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