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宝钗温水慢炖,一点点给母亲分析进宫和到贾府的利弊。
一是上次去贾府,贾老夫人说了两句话便端茶送客,摆明了来者是客,但没那么热情的态度,更遑论与她最疼爱的孙子结亲呢?
二是表弟宝玉,现在年纪还小,辨不出好歹,男子结亲时间晚,他能过个三五年再谈婚论嫁,宝钗却是等不了那么久。
三是姻亲之间只有相互帮助,有来有往,方得长久。如果一方只攀附另一方,时间久了总是让人生厌。
如果入宫呢?
当今正值壮年,入宫为妃,如果有个一男半女的,说不定大有前程。即使没有子女,家里有人在宫里,总归不会让人轻易欺侮了去。
宝钗虽不是倾国之姿,在美女如云的后宫也能占得一个端庄温婉的名头,美的有特色。
贾家是勋贵,所谓勋贵,不还是当今的心意,他今日说是便是,明日说不是便不是。
“既然母亲想让我高嫁,也希望我能庇佑薛家,这天底下哪里有此皇家更高的门楣呢?”
“攀附勋贵,哪有自己成为勋贵来的舒服?”
“皇帝有三宫六院不错,那宝玉表弟也有他怡红院的莺莺燕燕,既然不奢求爱,何不试一试最难的路?”
薛姨妈看着宝钗笑着分析,说的话却一句此一句现实。
说到底宝钗也还不到十五岁,别人家的姑娘都还赏花踏青呢,宝钗却没有了明媚鲜妍的少女情怀。
“我可怜的儿啊。”薛姨妈不知是为自己还是为宝钗,搂住宝钗呜呜哭了起来。
宝钗抚住母亲的肩头,轻轻拍了一下又一下,明亮的眼睛里却一滴眼泪也无。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宝钗想到,成败便在此一举了。
直到宝钗梳妆的时候,薛姨妈才有了真实感,宝钗是下定决心了。
她往日习惯穿半新不旧的衣裳,譬如蜜合色的棉袄,素白暗花的长袍。即使有花纹,也多以莲花、梅花这种清高典雅的花样点缀。
今日的宝钗仿佛不太一样,一袭淡绿色,如春日杨柳初生,领圈、下摆的白色滚边上,绣了五彩斑斓的菊、兰草、蝴蝶,栩栩如生。
看上去既有空谷幽兰的气质,又富贵吉祥。
宝钗簪上了一枝金镶翡翠簪子,又戴上了一串翡翠十八子手串。
这一身深深浅浅的绿色,当真好看。
“今日穿的倒是贵气。”薛姨妈看着和平日不太一样的宝钗,默了半晌叹道。
宝钗没有答话,她本来是想穿着朴素一点,但挑选衣物的时候有些拿不准,便叫了黛玉一起参谋。
谁知黛玉给了新的思路。
黛玉说第一面很重要,各地的秀女都聚集于此,人靠衣装,虽不能木秀于林,但也得让人眼前一亮。
再者是,现在国家安定,百姓也称得上富裕,盛世不该太过简朴。
说着,黛玉悄悄趴在耳边:“姐姐该看看过节时,当今赏给我家的花瓶,粉的蓝的绿的,还有一个瓶子上各种颜色都有的。”
“姐姐家是皇商,现今什么花样时兴,姐姐该比我知道的清楚。”
最后,宝钗想起黛玉笑道:朴素的贤名儿是皇后的,一个小小的秀女朴素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