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看着和珠因恼怒而有些泛红的脸庞,又看了一眼和珠身边不作声的两人,不轻不重地放下了茶盏。盏里澄清的茶汤泼出来些许,香清淡远的上等龙井茶香瞬间挥散出来。
“和硕纵然不该妄议朝政,你为了一个外男对姐姐出言不逊,传出去,便光彩了吗?”
和珠脸上的血色“唰-”地消褪了:“是,我知道不妥,以后不会了。”
宝钗拉过了和珠,温声道:“我知你是为了贾大人抱不平,但独善其身对咱们来说更重要。”
和珠仰起头,她想反驳,怔了一下,又埋进了母亲温暖的怀里,母亲的身上常年有一股淡淡的清冷香气,由里至外淡淡地氤氲着,让人头脑不自觉地冷静下来。
“是,我是为贾大人抱不平,但以后不会了,我要伴着母亲,长长久久的。”和珠闷闷的声音传来,遥远而清晰。
宝钗一下又一下地轻抚着和珠纤细的肩头,像小时候哄睡孩子一般。她哪能不知道少女心事呢,她也曾经年少过,可是生在皇室、贵为公主又如何,这世道,本就由不得女子选择......
贾兰并不知这与他相关的后宫琐事,即使知道了,也不过付之一笑罢了,要做的事情多得很,全然没有时间在意这些小事。
况且名声有什么要紧,他若是在意名声,也不会走这么一条孤臣的路。
刚进大理寺办事那会,因要查办的人位高权重,那人请托了贾兰的上峰来送礼,见贾兰软的不吃,又转而威胁贾兰,要对他的家人动手,还真堵了一次祖父贾政,还好贾府有林家照应着,没吃亏...
也是那时起,贾兰带着母亲李纨,要搬离林家在京郊的庄子,在大理寺附近再赁一处小院子。一来大理寺旁安全一些,也便于贾兰公干往来。二来嘛,便是少给贾家众人找麻烦的意思了。
贾政虽不舍,但也被上回人围堵他吓的丢了半条命,权衡之下,不得不应允。
李纨面上也不舍,心里却开心极了,她在这里操持家务劳累不说,下有小姑,左右有妯娌,上有婆婆和祖母...住的又近,压的她比往年还要沉默。跟着贾兰出来单过,纵然生活上更清苦些,她也乐在其中。
只是看着贾兰每日披星戴月,回来还要梳理思路、整理卷宗...蜡烛要亮到很晚,李纨不禁有些心疼,只盼着贾兰早些时候找到一个知情识趣、合情合意的良家女子,能体贴一番...
这便,是另外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