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项目编号:S-8921-M
记录周期:出生后0-728小时
[第72小时观测记录]
神经接口读数:
- 前额叶皮层异常激活(γ波40Hz,超基准值230%)
- 镜像神经元簇首次放电,同步率99.8%(对照值误差允许范围±15%)
现象描述:
实验体左手五指呈现节律性收张运动,其右手食指持续指向镜面折射的舱顶光源,该行为持续17分32秒,直至研究员门多萨到来才暂停,见到后者时脑部皮层检测到活跃运动。
[第240小时补充注释]
视网膜成像分析显示,实验体凝视光源时,晶状体聚焦点并非物理发光单元,而是生物培育舱认证标签(CID:0x8F3A2B)的反光区域。该铝制铭牌尺寸仅2×3mm,位于其视觉焦点的理论识别阈限之外。
[第408小时突破性发现]
意识监测仪数据:
- 海马体θ波出现13次/秒的干涉纹(量子退相干时长突破至8.7微秒)
- 脑干网状激活系统与磁悬浮保育舱的谐振频率偏差缩减至0.0003Hz
...
[第450小时观测记录]
【认知模块】09:00-11:30
实验体首次表现出镜像神经元激活滞后现象(延迟0.73秒),并且当门多萨研究员离开时,其运动皮层出现异常γ波振荡。对比昨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