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回了宫,一抹鹅黄色的身影就投入她的怀里。她仰起脸,撒娇道:“额娘,你去哪里了,叫怀宁好等。”
怀宁生的活脱脱和年轻时的宜修一个模子,因她是胤禛第一个女儿,又深受胤禛和太后的宠爱,养成了娇俏的性子。
这宫里头,人人都知道怀宁公主得宠,自然也无不巴结讨好。便是和宜修关系淡淡的妃子,因着宫里孩子少,对怀宁也多有照拂。
因此,怀宁自小被捧在手掌心里长大。可以说,这宫里除了柔则和宜修,她没有害怕的人。
害怕柔则,是因为这位嫡母兼姨母,见她时总是面色阴沉,絮絮叨叨说:“若是本宫的弘盼还在,也该这么大了。”
说实话,柔则对所有的阿哥格格都不怎么待见。一见到这些活泼健康的孩子,她就忍不住抓心挠肝的想,若是自己的弘盼还在,该有多好呢?弘盼乃是中宫嫡出,自小又聪明伶俐,那才是真正的贵子呢!
而至于宜修,因这宝贝凤凰蛋是自己此生的意外之喜,更是当做眼珠子一样看护。但也正因如此,作为母亲,宜修深知作为一位公主的危险。倘若她再天真不谙世事一些,那才是要了她的命呢。
虽然严厉,但却操着慈母之心。怀宁聪慧,知道宜修心意,反而与母亲关系更好了。
宜修见了女儿,已是抑制不住笑容,点一点她额头,嗔怪道:
“今日下学怎么这么早?可是你又逃课了?”
怀宁是个聪明孩子,自小娇养长大。只是虽有宜修矫正,到底已经养成以自己为先、我行我素的性子。
她昂起头,哼道:“哼,什么破书,什么师傅,满嘴人伦风教、伦理道德,我一听那朱伯苏讲课,就恨不得揪住他的辫子,给他来两拳!”
“又说胡话。你皇阿玛心疼你,才特地给你找了位师傅,还许了你上书房,大清其他格格可没有这种待遇。”
“不管那位老师如何,你学习认可他的地方便好,何必叫人小字,若被人听见,又要说你不尊师重道了。”
朱伯苏原名朱轼,字若瞻,小字伯苏,为朝廷御用程朱学派的重要代表,原是前世弘历的师傅。
这一世,蝴蝶扇动翅膀,更改了许多细节,弘历的师傅,也变成了怀宁的师傅。
真要论起来,此刻弘历还在圆明园,处在无人在意的尴尬小透明境地。李金桂和弘历是胤禛不愿回首的往事,宫里自然也无人会刻意提起两人。
怀宁道:“额娘教训的是,以后儿臣在私下偷偷叫他,不叫人听见就是了。”
她人小鬼大,虽有些脾性,好在听得进宜修的话的,什么不满也是当场就发了,心里不会有隔夜仇。宜修一说,便顺口就答应上了。
宜修点头笑道:“这才是额娘的乖孩子。”怀宁拉着宜修的臂弯轻轻晃动,她像是有了什么新发现,鸟儿一般雀跃道:
“额娘,儿臣想起个新鲜事。您可曾听说,新封的莞常在和皇后娘娘生的极为相像,比您更像皇后的亲妹妹呢。”
宜修道:“哦,是什么人在你面前嚼舌根了?”
“儿臣先前去御膳房找点心吃,您说巧不巧,正好碰到莞常在的丫鬟。”
怀宁笑眯眯道:“那丫鬟道:‘怎么今儿端给我们碎玉轩的竟是些大鱼大肉?我们小主爱吃清淡的,这些却是吃不消的。’”
宜修见怀宁学的惟妙惟肖,来了兴趣。
她心里已经有了眉目,却有意考教女儿:“然后呢,你怎么想?”
“御膳房的老公公,儿臣原是知道的,看着敦厚,实则最是捧高踩低。他倒是没露面,只是一个面生的小公公回话,说是皇后娘娘体恤,像莞常在这些低位嫔妃,原是吃不上这些的。”